1. 主页 > 汽车百科

试驾新款天籁:搭载鸿蒙座舱,用"燃油质感+智能座舱"破局

当新能源车型在B级车市场攻城略地,曾经的日系三剑客日子并不好过——日产天籁近三年销量连续下滑,2023年全年销量不足12万辆,较巅峰时期近乎腰斩。在11月21日的广州车展上,新款天籁的亮相给出了燃油车的破局思路:不跟风油改电妥协,而是联手华为植入鸿蒙座舱,用“燃油质感+智能座舱”的组合拳冲击市场。作为深耕汽车评测多年的老司机,我带着“燃油车装智能座舱是噱头还是真升级”的疑问,完成了为期3天的全场景试驾,从早高峰通勤到周末家庭出游,彻底摸清了这台车的真实实力。

外观:贯穿灯带破局同质化,TEANA标唤醒十年情怀

新款天籁的外观改动精准踩中“年轻化+辨识度”两大需求,最颠覆的当属前脸设计——沿用多年的家族式V字镀铬饰条被彻底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车型标志性的贯穿式LED灯带。这条灯带并非简单的发光条,而是采用了86颗高亮度LED灯珠,支持“流水转向”“呼吸迎宾”两种动态效果:解锁车辆时,灯带会从两侧向中间渐变点亮,搭配可发光的日产LOGO,仪式感直接拉满;夜间行车时,贯穿灯带的亮度均匀柔和,不会对对向车辆造成眩光,实测在暴雨天气下也能保持清晰辨识度。


尾部设计与前脸形成呼应,同样配备贯穿式LED尾灯,灯组内部采用“矩阵式”排列,刹车时会呈现“递进式”点亮效果,安全性与设计感兼顾。车身侧面保留了天籁经典的“溜背轮廓”,17英寸多幅式轮毂换成了更具运动感的双五辐造型,轮胎选用邓禄普SP SPORT MAXX 050系列,主打静音与抓地力,为后续的静谧性表现埋下伏笔。


最让老车主动容的是车尾左侧的标识变化:从ALTIMA换回了2013款天籁起就使用的TEANA字母标。在试驾现场,一位2015款天籁车主直言:“看到TEANA标就想起当年开着它谈业务的日子,那时候天籁可是商务圈的‘标配’。”这波情怀营销确实精准,毕竟TEANA时代的天籁曾创下年销18万辆的巅峰战绩。


车身尺寸的调整则相对克制,车长从4906mm增加至4920mm,14mm的增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实测对比了老款车型,发现新增的长度主要集中在前保险杠的导流槽设计上,对车内空间没有任何实质提升——前排头部空间依旧是960mm,后排腿部空间保持在720mm,和老款完全一致。这种“微整形”更像是为了适配新前脸的设计需求,而非提升空间体验。

座舱:搭载鸿蒙的燃油车,智能体验直逼新能源

如果说外观是“渐进式升级”,内饰就是“颠覆性重构”。打开车门的瞬间,老款天籁的“老派商务风”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车型标志性的极简科技感:12.3英寸悬浮式全液晶仪表盘搭配15.6英寸2.5K高清中控大屏,屏幕分辨率达到2560×1600,显示细腻度远超同级别燃油车。中控台采用“分层式”设计,上层是软质搪塑材质,下层是钢琴烤漆面板,中间用一条金属饰条分隔,触感与视觉质感都很出色。


核心亮点是鸿蒙座舱5.0的燃油车型,这套系统的流畅度超出预期。我实测同时打开导航、音乐、微信三个高频应用,切换页面时没有任何卡顿,屏幕触控响应速度仅0.15秒,和手机操作手感几乎一致。车机内置了83个原生应用,覆盖导航、娱乐、办公、亲子等全场景:通勤时用高德地图车机版导航,支持“手机车机无缝流转”,上车前在手机上规划的路线,坐进车内就能自动同步;带娃时打开“宝宝巴士”应用,中控屏能直接播放动画,音质通过车载音响放大后效果更佳。


鸿蒙生态的联动优势在日常使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用华为Mate 60 Pro进行实测:在车内接电话时,下车前点击“流转至手机”,通话就能无缝切换到手机上,不会出现中断;需要视频会议时,打开手机会议软件后,点击“投屏至车机”,就能用车内的摄像头和麦克风进行交流,画面清晰且收音稳定,即便在嘈杂的停车场也能保证通话质量。

家用实测:大沙发基因升级,空间静谧性双达标

作为家用B级车,天籁的“大沙发”基因从未让人失望,新款车型更是在此基础上升级。车身轴距依旧是2825mm,但座椅设计进行了优化。我邀请一位180cm、80kg的成年男性进行实测:调整好主驾座椅后,头部空间有1拳2指,腿部空间有2拳;坐进后排后,腿部空间达到2拳3指,头部空间有1拳,比同级别凯美瑞多出1指腿部空间。


后排中间地台的凸起高度仅5cm,比老款降低了3cm,我实测让一位170cm的女性坐在中间,双脚可以自然平放,长时间乘坐也不会觉得累。后备箱容积保持在586L,我实测能放下2个28寸行李箱+1个20寸登机箱+1个婴儿车,完全满足家庭长途出行的储物需求;后备箱开口宽度达到102cm,取放大件物品时很方便,不用刻意弯腰。


座椅舒适性是天籁的核心优势,新款车型进一步升级。主驾座椅支持12向电动调节,包括8向座椅调节+4向 lumbar支撑调节,我实测能找到最贴合腰部的坐姿,连续驾驶2小时也不会觉得腰酸。前后排座椅都配备了8点式按摩功能,支持“轻柔”“强劲”“脉冲”三种模式,长途驾驶时开启按摩,能有效缓解疲劳;副驾新增零重力座椅,开启后座椅会调整至110°的黄金角度,模拟太空失重状态,老人坐久了也连声称赞。


静谧性表现也有大幅提升,日产采用了“三重隔音”技术:发动机舱加装了隔音棉,车门采用了双层夹胶玻璃,底盘铺设了隔音毡。我用噪音测试仪实测:60km/h城市道路行驶时,车内噪音仅52分贝,比老款降低3分贝;120km/h高速行驶时,噪音为62分贝,比同级别雅阁低4分贝。在高速上行驶时,胎噪和风噪都被有效隔绝,车内人员正常交谈无需提高音量,孩子在后排睡觉也不会被吵醒。

驾驶解析:动力平稳兼顾省油,智能细节藏贴心

动力方面,新款天籁依旧提供2.0L自然吸气和2.0T涡轮增压两种选择,匹配CVT无级变速箱,这套动力总成经过多年市场验证,可靠性很高。我分别试驾了两款车型,感受差异明显。2.0L自吸车型最大功率115kW,最大扭矩197N·m,适合城市通勤。起步时动力输出平顺,没有顿挫感,油门响应线性,即便是新手也能轻松驾驭。我实测在早高峰拥堵路段行驶,频繁起步停车时,变速箱表现很聪明,不会出现“闯动”现象;在城市快速路行驶时,加速至80km/h很轻松,再加速时动力储备足够,超车没有压力。油耗表现很出色,我实测城市路况百公里油耗仅6.8L,高速路况百公里油耗5.2L,加92号汽油即可,后期使用成本很低。


2.0T涡轮车型最大功率179kW,最大扭矩371N·m,适合对动力有要求的用户。涡轮介入时机在1500转,介入时很平顺,几乎感觉不到涡轮迟滞。我实测零百加速时间7.9秒,比老款快0.3秒;在高速上行驶时,加速至120km/h后,再深踩油门仍有明显推背感,超车很有信心。油耗表现也不错,城市路况百公里油耗8.2L,高速路况百公里油耗6.5L,在同级别2.0T车型中属于中上水平。


转向与操控表现中规中矩,符合家用B级车的定位。方向盘手感轻盈,低速行驶时很省力,女性用户也能轻松转动;高速行驶时方向盘会自动变沉,稳定性很好。我实测在连续弯道行驶时,车身侧倾控制得不错,悬挂支撑性足够;5.7米的转弯半径在同级别车型中属于较小水平,在小区狭窄路段掉头时,只需两把就能完成,比凯美瑞的5.9米转弯半径更灵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car/79194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