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最大的魅力不是锋芒毕露,而是“藏拙”
一个人如何保证自己不出错?在当下的年龄,做符合这个年龄本身该去做的事情,才能保证不出错。比如说:一个人50岁,孩子都快结婚了的人,却还要把自己打扮成一副很年轻的样子;而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却偏要把自己弄成“老气十足”的样子。这样的行为举止或者打扮,都
一个人如何保证自己不出错?
在当下的年龄,做符合这个年龄本身该去做的事情,才能保证不出错。
比如说:一个人50岁,孩子都快结婚了的人,却还要把自己打扮成一副很年轻的样子;而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却偏要把自己弄成“老气十足”的样子。
这样的行为举止或者打扮,都是不符合当下年龄的事情。
而从内在分析,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是锋芒毕露,因为年轻意味着充满精力,充满勇气,对多数事情都充满探索欲,抱着“求真,求知”的心态与这个世界相处。
但当一个人到了中年,无论是精力还是精气神儿,都不如年轻时那般张狂,开始懂得收敛。
如果说,前半生的我们是来看外面的世界,去张扬,去展现自己;那么,后半生就是我们积累,韬光养晦,大智若愚的年龄。
年轻的时候,看山不是山,因为想要攀登一座又一座高山,渴望看到山后面的世界。
年龄大了,看山还是山,因为他们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经历的事情,让他们的心态愈发坚定成熟。
-01
“锋芒毕露”应该张弛有度,而不是充满戾气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李康《运命论》
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一棵树的高度,超出周围所有树木的高度,那么大风吹过,这棵树很容易被吹断;土堆突出了河流,当流水冲过来的时候,往往会把它冲垮;当一个人的行为,言语总是要高人一等,那么周围的人必定会对他充满诽谤和非议之词。
在一个群体中,一个人太过于锋芒毕露不是一件好事。
比如:
在工作中,你们是一个集体,是一个团队;团队最重要的,是集体合作的力量,而不是一个人超出了团队里所有的人。
即使你能力再强,上司未必会看到,但团队里其余同事却是看得清清楚楚;想一想,他们能够容忍你超过他们太多吗?
当你一个人跟团队所有人“对立”时,那么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孤立你。
一个人为什么被孤立?
有时候因为他过于优秀,有时候因为他太喜欢表现自己,卖弄自己。
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锋芒,有冲劲,有勇气,才是充满朝气的样子;可锋芒毕露,也要懂得张弛有度。
在上一个公司工作的时候,团队里来了个年轻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眼高手低,心气儿很高,来到团队里恨不得向所有人展现他的作品。
没有对前辈的尊重,没有刚来新公司工作时的迁城学习的心态,有的只是高傲,自负,不愿意虚心接受经验。
然后,团队里一个老人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你不是能力强,名校毕业吗?那好,你现在给我独立完成这个作品,完不成就一直加班。”
结果,那个新来的男生工作了短短一周就辞职不干了,理由是:“忍受不了这么高强度的工作。”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锋芒毕露并不是充满戾气,而是在给予他人尊重的前提下,展现自己的能力和优势。
让别人感觉到舒服,又不会让人觉得你“显摆”,才是最高明的做法。
-02
人到中年,更应该懂得“藏拙”
什么是“藏拙”?
你可以理解为:大智若愚,韬光养晦。
在《菜根谭》里面,有句话这么形容:“鹰立如睡,虎行似病”。
更通俗一点儿的语言是“扮猪吃老虎”。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懂得低调,因为他们不需要刻意地去炫耀自己的成绩,不需要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他们只需要站在那儿,自然有他们自己的底气和气场。
不炫耀,不逞强,不偏激,不随意嘲讽,只是安静地坚持着自己的行为习惯。
这是大智若愚。
而大智若愚,又能分为两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刻意隐瞒自己的能力与智慧
这种境界,说明一个人在刻意地保留自己的实力,他们并不想让周围的人知道他的底细,所以在很多场合中他们会保持低调。
就像“财不外露”,越有钱的人,总是喜欢说自己没钱。
第二种境界:心态平和,没有智者或愚者的区别
一个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在他们眼中没有智者跟愚者的区别;他并不会认为智者比愚者强,也不会认为愚者比智者差。
他只看重是与非,而不会看重一个人的能力强或者弱。
对于中年人来说,到了这个年龄,比年轻的时候多了成熟稳重,更多了岁月带来的经历。
他们懂得该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跟家人相处,如何在社交中把握住分寸感。
人到中年,应该是积累的过程,安安静静地过自己的生活,在平淡的日子中一点点积累。
这是藏拙的过程,只有让心态彻底平和,精神才能进入到新的境界。
这让我想到了《射雕英雄传》里面的郭靖。
在桃花岛上,郭靖与周伯通相识,而周伯通欺骗郭靖学习《九阴真经》。
周伯通听到黄药师吹箫的声音难以忍受,而郭靖听到那萧声却没有丝毫影响。
尽管郭靖学习功夫的悟性比较笨,可郭靖胜在踏实,勤恳。
在郭靖身上表现出来的一切,都说明了他是一个“内心澄明”的人。
人品可靠,稳重敦厚,内心澄明,这不就是一种大智若愚吗?
所以最后郭靖才能成为新一代“大侠风范”,取得了不弱的成就。
-03
“藏拙”的背后,其实是“真诚”
一个人藏拙的目的是什么?
短时间看,藏拙是为了隐藏实力,不想要别人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藏拙也是为了迷惑对手,让对方的判断力出现错误,最终在跟对手竞争时,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
而长时间看,藏拙其实是磨炼自己心性的方式。
一个人性格暴躁,锋芒毕露的人,更应该时刻谨记藏拙的方式,让自己不要充满戾气。
在与人相处中,如何做到“藏拙”?
换一种说法,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想要藏拙,首先要做到少说话,多倾听。
第一:闲谈莫论人非。
无论何时,都不要当众谈论他人的是非,更不要在他人面前诋毁另外一个人。
因为“没有不透风的墙”,你以为对方在跟你分享心中的秘密,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可你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将这个秘密告诉给另外一个人。
第二:对于你不了解的领域,多听少说。
一个人总喜欢说话,喜欢表现自己的时候,才最容易出错。
而想要自己少犯错误,那么就不要在你不擅长的领域上说太多话;言多必失,更何况是你不了解的事情呢?
第三:不要主动打听,等待他人自己说出来。
想要别人信任你,那么你就必须要做好一个“倾听者”。
遇到了你好奇的,不解的事情,不要着急刨根问底,如果他足够信任你,并且认为你是一个好的倾听者,那么他会主动告诉你。
跟人相处,最好的做饭是保持真诚;在保持真诚的基础上,少说多听。
只有学会如何跟他人相处,才能学会一点点藏拙,磨掉自己的冲动。
今日话题:
你觉得,人到中年该不该“藏拙”?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jiaodian/111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