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向认同的转变:美国内战期间国内的德意志裔做了哪些贡献?
引言美国在19世纪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了,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的人都有移民美国的。而自17世纪开始,就开始有德意志裔开始移民美国,到了19世纪移民现象极为普遍,在1854年,德意志裔移民人数甚至超过了当年移民总数的三分之一。德意志裔的移民给
引言
美国在19世纪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了,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的人都有移民美国的。而自17世纪开始,就开始有德意志裔开始移民美国,到了19世纪移民现象极为普遍,在1854年,德意志裔移民人数甚至超过了当年移民总数的三分之一。
德意志裔的移民给美国的军事战争带来了影响。因为严谨务实的民族特性,在二战中,德意志裔的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北非与欧洲盟军的最高司令、同样是德意志裔的尼米兹被任命为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等等。
在对外战争德意志裔为美国军事带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在美国南北战争内战时期他们同样有着卓越贡献。
大量德意志裔移民美国的原因
德意志裔大量移民美国的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因素。
18-19世纪正是西方社会的工业革命时期。德意志由于长期的战乱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直到从19世纪30年代起,德意志工业革命开始步入正轨,1848 年革命进一步废除了各邦的封建生产关系。
农业现代化和工业革命打乱了数世纪之久的生活模式,农村大部分人失去了土地,传统手工匠人的工作机会也逐渐消失。在工业革命初期,德意志裔人口的流动在国内主要是由东北部的农业区流向西南部的工业区。
但是,人口的快速增长,大规模的人口运动依靠本国自身的力量难以成功制止。而美国在19世纪20年代以后,工业化速度加快,到内战前夕,北方地区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是由于国内工人的紧缺,美国不得不全球招工,德意志裔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就这样,由于德意志裔本国内经济发展对部分劳动力的淘汰、美国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在这样一推一拉两个经济作用力的影响下,大量德意志裔移民美国。
其次,德意志动荡的政治与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也是大量德意志裔移民美国的重要因素。
整个19世纪欧洲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爆发到1848年对抗封建复辟的欧洲革命。这期间不断发生着共和制与君主制、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其中还穿插着国与国之间的势力斗争,欧洲革命运动的失败与欧洲大陆的政治和宗教不断迫害着人民。
19世纪动荡不安的欧洲使德意志原本不稳定的因素突显出来。19 世纪初,德意志各族人民反拿破仑统治的斗争是为了从异族统治下解放出来,建立一个统一的、独立的德国。
拿破仑被打败后,德意志的民族运动进一步高涨起来,但就在这个重要时刻,沙皇支持德意志各邦诸侯恢复封建统治。保守主义者梅特涅认为只有使德意志内部分裂,才能互相牵制维系稳定。政见的冲突使得大量德意志民众被怀疑、迫害,人民惶惶不可终日。
而随着德意志工业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失败,他们将失败的过错归咎于知识分子的空谈。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被迫害,为了逃离迫害和争取民主自由,这些知识分子大量移民美国,这其中就有被称作“美国大熔炉”的卡尔·舒尔茨。
最后,庞大稳定的移民美国的关系网络和深远的美国移民文化也是大量德意志裔愿意移民美国的原因。
移民国外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能在当地生存下去,而移民关系网络则是生存的重要保障。移民关系网络是社会资本的构成形式之一,是一些人际关系的组合,它通过血缘、友谊或地缘等关系,将输出地的移民、早期移民和目的地的同胞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般说来,德意志裔妇女要比本土美国妇女难有就业机会,因为她们不会英语,不能很快地适应到美国社会中。而德意志裔移民网络的形成使她们可以到德意志裔人开的工厂、商店工作,但大部分还是进入德意志裔美国人社区从事服务行业。
除了移民网络的作用之外,移民输出国长期迁移所形成的移民文化也推动其人口外流。尽管德意志人的乡土情结很浓厚,但是,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许多人不得不甘愿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
17、18世纪,德意志裔人已流浪到俄国和美国,向外迁移就成为他们摆脱穷困,寻求美好生活的一种文化传统。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19世纪,先到的移民总会为后来的移民指引方向并提供寻求出路的方式,这种移民文化的形成使得德意志裔的移民成本和移民风险大大降低。
交通的发达、移民人个人情感的驱使等等也都是大量德意志裔移民美国的原因。
德意志裔对美国内战的贡献
在联邦军队中,德意志人和非裔美国人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两个群体在特定时期都起到了关键作用:黑人的贡献主要在战争的后期,而德意志人则是在战争初期贡献很大。
内战爆发后,边界州的倒向与战争的胜败息息相关。马克思早已明确地指出:
“整个战争是以各边界州为转移的,谁得到它们,谁就支配联邦。”
因此,南北双方都努力争取对边界州的军事和政治占领。
四个边界州:特拉华、马里兰、肯塔基和密苏里都遭到了南方分离主义分子的袭击,各州对是否留在联邦内也摇摆不定,但最终广大民众反对分裂,拥护联邦,特别是居住在边界州的德意志人,他们在其中对维护联邦统一做出了贡献。
密苏里州是一个边界奴隶州,占领密苏里意味着得到密西西比河西部的重要战略阵地。因此,密苏里州的形势在内战进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丧失了它将是北部的重大灾难。而密苏里州州长克利伯恩·杰克逊是一名坚定的分离主义者。
在州长的指示下,密苏里州拒绝为联邦征召志愿兵,并积极抢占军事重地——圣路易军火库,为脱离联邦做准备。圣路易的人民,特别是该市的许多德意志工人挺身出来反对脱离联邦。正是由于德意志裔的阻挠,密苏里州在内战之初未能及时加入南方邦联。
除了维护联邦的稳定性外,德意志裔还在抵抗南方邦联的战争中做出了积极贡献。一大批德意志裔将领积极投身镇压反叛战争。比如魏德迈吗,他在内战发生数日后就来到密苏里州成为了弗里蒙特将军的技术参谋,在修筑要塞的工程中出力很多。
而英勇无畏的德意志裔战士同样也是北方联邦胜利的重要保障。内战时期的美国北方军队士兵的三分之一都是德意志裔,不难想象,在美国内战中如果没有德意志裔士兵的贡献,那么现今的美国将是怎样的混乱。
历时四年的美国内战是一段充满痛苦和磨难的时期,身在异国的德意志移民比本土美国人遭遇的苦难更加残酷,他们远离亲人,面对死亡和孤独,甚至是本土人的偏见和诽谤。但是,在战场上他们没有丝毫的退缩,即使牺牲巨大也不曾后悔过。
南部同盟最高军事指挥官罗伯特·李曾说:
“如果抛开联邦军队中的德意志人,我们会很容易击败北方佬。”
可见,有着军事传统的德意志移民及其后代在美国内战中为北方联邦军的胜利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美国内战促进了德意志裔的民族认同与融合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群体间的接触,一方面可以产生相互的吸引和尊重,但也普遍面临着冲击和摩擦。在一段时间内,德意志人和本土美国人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德意志裔对本民族的认同感难以突显出来。
美国白人对其他民族的偏见由来已久。在内战发生的前二十年,大量白人上街举行反移民活动。甚至在内战时期,联邦新闻媒体也将战争的失败归结于德意志裔的懦弱。德意志裔的士兵待遇也极差,他们通常是最后一批吃饭、最晚一批接受治疗的士兵。
但是德意志裔在内战中表现出了对美国的忠诚,并肩作战、甘苦与共的经历增进了本土美国人对德意志裔的认识和了解,“懦弱的德国佬”也没有再出现于英语报纸中。
内战后,德意志裔与美国本土民族文化的融合更深了。
首先,语言方面受到了改善。德意志人对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极为珍视,身在美国的他们并没有放弃本民族的语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们密集而居,开设德语学校,推广使用德语。
但是内战的爆发打破了他们封闭平静的生活。因为战时的需要,德意志人和美国人的接触机会增多。这种由接触产生的美国化过程,在语言的变化上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出来。比如德意志裔士兵将自己的名字以美式英语的发音进行改变。
其次,和语言一样,德意志裔的社区生活也受到了美国内战的影响,他们的社区生活有一个“封闭的孤岛”转变成了“开放的殿堂”。
内战前,随着德意志裔移民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聚居地区的相对集中,他们在美国构建起一个个功能齐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民族特色的德意志裔社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不仅可以从民族商店买到生活用品,也可以在休闲时间参加德意志裔人举办的社交活动。
四年的战争经历为德意志人和本土美国人的彼此了解打下了基础。他们将这种新的认同感,带到社区中,帮助周围的人摒弃原有的陈规陋习。随着公民意识的增强,他们积极参与政治投票,表达自己的观点,维护本群体的政治利益。
最后,德意志裔对美国自由民主观念的认同感加强。前文就已提及,很多知识分子移民美国是为了获取更好的自由。美国内战对奴隶制的废除使得德意志裔人对民主自由观念的认同加强,有利于他们接纳与融入美国社会。
结语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大量其他民族的居民移民中国,这期间我们与这些移民而来的外族人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矛盾。借鉴美国容纳德意志裔的历史经验,接受那些真正有意义的外族人,才能推动国家走向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德国近现代史》
《美国种族简史》
《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jiaodian/11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