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巨头宣布今冬停产西红柿和黄瓜(欧洲能源危机最新消息)
近日,由于欧洲的能源危机,不少欧洲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应对,根据丹麦媒体的报道,丹麦的北欧生物燃料公司宣布今年冬天将停止生产西红柿和黄瓜,下面大家就和发迹号小编一起了解一下丹麦巨头宣布今冬停产西红柿和
近日,由于欧洲的能源危机,不少欧洲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应对,根据丹麦媒体的报道,丹麦的北欧生物燃料公司宣布今年冬天将停止生产西红柿和黄瓜,下面大家就和发迹号小编一起了解一下丹麦巨头宣布今冬停产西红柿和黄瓜,欧洲能源危机最新消息。
丹麦巨头宣布今冬停产西红柿和黄瓜
能源价格飙升,让北欧国家的普通人提前感受到了冬日的寒意。丹麦最大的西红柿生产商近日宣布,由于大棚生产所需的燃料价格居高不下,今年冬天将停产西红柿和黄瓜。
据丹麦广播公司报道,由于维持温室大棚生产的成本大幅提高,丹麦最大西红柿生产商——北欧生物燃料公司宣布今冬停产。整个冬季都不会生产西红柿和黄瓜,这是15年来的首次。
丹麦有100处温室大棚的生产完全或一定程度依赖天然气,能源危机已大范围影响园艺作物产业,与这些大棚合作的厂商正在考虑冬季停产的可能。
丹麦统计局数据显示,在能源价格飙涨的带动下,今年7月丹麦消费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涨8.7%,8月丹麦电力和天然气价格分别涨至去年同期的5倍。
丹麦能源署表示,由于俄罗斯暂停供应天然气,以及今年夏季欧洲大旱导致水库水位过低,且风力资源不甚理想,造成电力短缺,电价居高不下。
为度过即将到来的寒冬,丹麦能源署建议民众以各种方式节能,例如为窗户贴密封条、调低暖气温度、减少热水使用等。
丹麦政府宣布从10月1日起公共建筑室温不得超过19摄氏度、关闭公共建筑设施外一切不必要的装饰和照明灯光等。丹麦政府也与议会达成协议,向丹麦电力公司提供1000亿丹麦克朗担保,以稳定电力市场价格,保证供应安全。
欧盟应对能源危机难治本
当前,欧洲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天然气价格大涨加剧通货膨胀,对居民生活和能源密集型企业生产造成空前压力。为解燃眉之急,欧盟委员会推出了强制限电、征税、提供保护电价、更宽松的能源交易规则等紧急措施,以抑制能源价格过快上涨。欧盟史无前例的干预政策虽然是必要的,但对填补中长期的供应缺口收效甚微。可再生能源产业恐怕才是欧洲生产负担得起的安全电力的最佳选择。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在欧洲议会发表年度国情咨文时表示,欧洲电力市场已经不合时宜,需要进行全面改革。当前欧洲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天然气价格较去年翻了几番,由此加剧通货膨胀,已经对居民生活和能源密集型企业生产造成空前压力。如何渡过难关特别是解决冬天供暖电力问题,是摆在欧盟决策者面前最为紧迫的大事。改革欧洲电力市场也许是条出路,但也只是权宜之计。
欧洲缺电是结构性问题,目前正经历新旧能源转换的阵痛期,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只是加重了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感,高昂的天然气价格将电力成本推高至前所未有的水平。欧洲能源交易所的数据显示,9月17日德国的电价攀升至每兆瓦时1000欧元,预计法国电价明年会飙升至每兆瓦时1130欧元;西欧大部分地区的电价已经高达每兆瓦时600欧元以上,是去年同期的8倍多,而今年冬天电价还可能继续上涨。电价高涨引起各地抗议示威不断。9月初,大约7万人聚集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抗议生活成本飙升;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也有数千人走上街头。据当地媒体的一项民意调查,大约64%的比利时人担心他们可能无法支付昂贵的能源账单。
能源危机给欧洲带来的不仅仅是民生问题,一些重要工业部门也是惨淡经营,有的则关门大吉。欧洲不少铝冶炼厂、钢铁厂、化肥厂和大型农场正在陆续关闭,因为他们无法承受高昂的能源成本。虽然欧盟乃至各国政府都承诺提供支持,但他们可以提供多少支持以及支持多长时间仍然悬而未决。工厂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失业浪潮,社会动荡不可避免。一家风险咨询公司的指数显示,在调查的198个国家和地区中,超过一半在过去一个季度内发生了内乱,而主因就是粮食和能源短缺。
为解燃眉之急,欧委会推出了紧急措施以抑制能源价格过快上涨。最新的应急方案包含四方面内容,还需要欧盟27国能源部长在月底再次紧急磋商后定夺,最终能否达成一致也未可知。
第一是强制限电。经过欧委会多方斡旋,目前多数欧盟国家已经同意将其天然气使用量减少15%。欧委会希望下一步达成减少用电的目标,即强制要求各国在高峰时段将用电量减少5%,并自愿将每月总电力消耗减少10%。
第二是征税。欧委会的设想是,当所有非天然气发电的售价超过每兆瓦时180欧元时,就要缴纳利润税。化石燃料公司也要拿出一定比例的超额收入,用来补贴能源消费者。
第三是提供保护电价。欧委会允许各成员国制定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家庭和中小型企业制定廉价、受监管的电价,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补偿生产商亏本供电。
第四是更宽松的能源交易规则。以此帮助公用事业公司降低成本。瑞典、芬兰和德国等已向能源公司提供了数十亿欧元的信贷额度,以偿还债务、购买天然气,防止公用事业违约破产。
由于多国反对,欧委会最初的限定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价格的提议未获通过。原因是担心俄罗斯会立即报复,导致供应完全中断。不过,各成员国还将在下月峰会上继续磋商,看能否折中一致。从欧委会的提议措施看,对低成本发电公司收税以及能源企业的额外利润抽成,将筹集约1400亿欧元,用来补贴贫困居民和小企业。
不过,重头戏还是改革电力市场。虽然应急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价格上涨压力,而改革电力市场则可能带来结构性的变化。原因很简单,已经运行20多年的欧洲电力市场定价是由天然气价格决定的,当初是依靠源源不断的廉价俄罗斯天然气来平抑市场价格,同时激励新能源发展。现在却由于天然气价格暴涨,连带着整个欧洲电力价格一飞冲天。所以,欧委会提出将电价和天然气价格脱钩,对市场进行干预。但是,欧盟各成员国对于是否干预市场以及如何实施存在着重大分歧,这条路也不一定走得通。
法国和西班牙都严厉抨击现行电力市场机制。认为“脱碳电力价格仍然依赖于化石燃料价格是荒谬的”,这两国主要依靠核能或可再生能源的低碳发电。法国建议根据“脱碳能源的平均生产成本”来设定电价,而不是天然气发电厂的边际定价体系。南欧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领导人也纷纷向欧委会施压,要求解决高油价对电力市场的“传染效应”,而“结构性解决方案”就是将两者脱钩。
如今,以往坚决反对干预市场的德国领头转变思路,多数欧盟国家也认识到,“市场完全失败了。必须考虑以前无法想象的政策,例如彻底改革能源市场”。不过,要想让27个欧盟成员国都心满意足谈何容易。
市场普遍认为,欧盟史无前例的干预政策虽然是必要的,但也只是暂时的,对填补中长期的供应缺口收效甚微。可再生能源产业恐怕才是欧洲生产负担得起的安全电力的最佳选择,有助于维持欧洲的正常运转。要想让可再生能源在欧洲的电力结构中占据适当的位置,就应该加大支持力度,而不是因当下救急需要而削弱投资者对新能源的信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jiaodian/115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