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防疫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摘要:6月7日,将迎来2022年的“高考”,很多年轻人,即将步入心仪的大学。与此同时,因为暑期临近,不少大学生要返乡回家,这当然要先搞清楚回家需不需要隔离、家乡的防疫政策是什么。其实也不仅仅是大学生,随着现正文摘要:6月
摘要:
6月7日,将迎来2022年的“高考”,很多年轻人,即将步入心仪的大学。与此同时,因为暑期临近,不少大学生要返乡回家,这当然要先搞清楚回家需不需要隔离、家乡的防疫政策是什么。其实也不仅仅是大学生,随着现
正文摘要:
6月7日,将迎来2022年的“高考”,很多年轻人,即将步入心仪的大学。与此同时,因为暑期临近,不少大学生要返乡回家,这当然要先搞清楚回家需不需要隔离、家乡的防疫政策是什么。其实也不仅仅是大学生,随着现在全国疫情形势的好转,各地之前比较严格的对外来人员要求的防疫政策,是不是也需要调整?就在6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就专门强调了一个防止层层加码的“九不准”政策。现在各个地方的相关管理政策,是否真的可以不“层层加码”?不管涉及哪个方面,总体都在强调,在当前背景下,疫情防控要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现象。
避免防疫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6月7日,将迎来2022年的“高考”,很多年轻人,即将步入心仪的大学。与此同时,因为暑期临近,不少大学生要返乡回家,这当然要先搞清楚回家需不需要隔离、家乡的防疫政策是什么。其实也不仅仅是大学生,随着现在全国疫情形势的好转,各地之前比较严格的对外来人员要求的防疫政策,是不是也需要调整?就在6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就专门强调了一个防止层层加码的“九不准”政策。
要求已经非常明确了,如何落地执行?现在各个地方的相关管理政策,是否真的可以不“层层加码”?
符合条件的大学生返乡 不再隔离
眼下,临近暑期,大学生需要离校返乡。全国疫情好转,跨省流动人员也在逐渐增多,那么,各地对于返乡以及跨省人员流动的防疫政策,需要做怎样的调整?
6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给出了明确要求。
“九不准”,既包括对大学生等群体返乡问题的明确要求,也包括在发生本土疫情时,一些地方防疫措施不能过度的明确要求。不管涉及哪个方面,总体都在强调,在当前背景下,疫情防控要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现象。
而在“九不准”之外,新闻发布会格外强调了大学生返乡的相关问题。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 一级巡视员刘培俊:有疫情的地区,高校校园内如果没有疫情,学生完成7天以上的封闭管理后,按照学校规定和安排,学生可持本校开具的相关证明,以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离校返乡,满足以上条件的高校学生到达返乡目的地后,不再集中隔离,到家后实施7天健康监测。返乡的高校学生确需集中隔离的,各地免除学生集中隔离费用。
家住江苏泰兴的小张,是北京市昌平区某高校的一名在读研究生,由于学校放暑假,6月1日,她已经从北京返乡至泰兴。在6月5日之前,按照当地防疫政策,她需要进行3天居家隔离以及11天的居家健康监测。
同样在北京就读的研究生小贾,5月31日,由北京市朝阳区返乡至山西太原,按照当地防疫政策,进行7天集中隔离加7天居家健康监测,以及7次核酸检测。在发布会之后,6月6日小贾与社区进行了联系,社区表示,目前仍然对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以及重点疫情地区旅居史的返(抵)太原大学生,实行“7+7”的防疫政策。
在6月5日的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强调,在《关于做好全国高校学生离校返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印发之前,已经返乡的高校学生,各地要按照“一人一策”的原则,综合评估对照执行。而《通知》上的要求,各地要逐级传达、逐级落实学生离校返乡政策,不得层层加码。
“九不准”政策,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
有疫情的地区,高校校园内如果没有疫情,学生完成7天以上的封闭管理后,按照学校规定和安排,学生可持本校开具的相关证明,以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离校返乡。从学校到返乡目的地以“点对点”闭环方式返乡回家。
满足以上条件的高校学生到达返乡目的地后,不再集中隔离,到家后实施7天健康监测。
从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来看,对于“离校返乡”学生的工作要求,表述得非常明确:
第一种,“有疫情”的地区,但是高校“没有疫情”的话,学生只需要“7天封闭管理”+“学校开具的证明”+“48小时核酸阴性”,即可返乡。然后“点对点”闭环返乡,抵达后,不再集中隔离,进行7天健康监测即可;
第二种,如果确需隔离的,则免除集中隔离费。
不只是针对学生群体,在6月5日的新闻发布会,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控措施的科学性、精准性、针对性,更是明确了“九不准”政策。
这“九不准”政策,不仅仅涉及人员返乡,还包括有疫情发生的时候,采取的相关防控政策也不能过度。
如何看待这些强调和要求,戳视频,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分析↓↓↓
对于低风险人员流动,各地如何做?
什么是常态化防控?疫情防控和人员自由流动之间的平衡点,又在哪里?各地现行的防疫政策是各种各样不同的做法。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江西的一些旅游景点,可以说迎来了久违的热闹。在上犹县东山镇,端午节赛龙舟,不但满足了本地游客的休闲意愿,也成全了外地游客的旅行期待。
在庐山景区,部分宾馆酒店门前,停满了自驾车,其中以湖北、安徽等周边省份的游客居多。
景点的热闹,得益于6月2日,江西省进行的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其中最重要的要求是,对于低风险地区和无本土疫情的县(市、区)之间人员(含各类学生),可以自由有序地流动,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也不再实行核酸落地检。这意味着,只要是来自国内低风险地区,不用查验核酸,就可以自由往返江西。
江苏南京端午小长假第一天,大报恩寺景区,也迎来了首个抵达南京的跨省旅游团。
按照南京市最新防疫政策,外省除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或本土聚集性疫情所在县(市、区)外,低风险地区来(返)宁人员,抵宁后48小时内,要进行1次核酸检测。
一些地方,开始鼓励有序流动;也有一些地方,仍在保持着谨慎的防疫态度。特别是对于跨省之间的流动,不少地方,规定更为严格。
在甘肃,对于有疫情的省份来甘返甘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实行“提前报”“落地查”“落地采”“落地控”和分类管理措施,其中,对绿码人员,实行3天健康监测,其间2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后,方可有序流动。
在广州,最新的政策显示,对从省外来(返)穗人员,实施核酸检测3天2检,和11天自我健康监测,前3天原则上“两点(居住点和工作点)一线”,不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不聚集、不聚餐。
而在西安,对中高风险地区(包括发生疫情但未划定风险区域的地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来陕返陕人员,执行居家隔离观察14天措施,其间开展3次核酸检测。对所有省外来返人员,查验西安“一码通”、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落地就地进行1次核酸采样,登记个人信息。
如何防止地方上的“层层加码”?
这两天,很多地方都在调整人员流动的防疫措施。有的对于低风险地区的人员,已经取消核酸落地检,甚至也不再要求查验核酸阴性证明,但有的地方,对于低风险区域的外来人员,也的确存在着不分具体情况的居家隔离、连续核酸检测等一些加码的措施。如何有效避免这种情况,戳视频,听专家分析↓↓↓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避免防疫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相关阅读:
防疫政策不得“层层加码”!官方最新回应来了
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题:防疫政策不得“层层加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最新回应来了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李恒
春节越来越近,疫情防控不仅需要力度和速度,也同样需要温度和精度。
哪些是春节返乡防疫政策的“层层加码”?节日期间怎样保障公众日常医疗?假期的市场供应如何保持丰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对社会关切热点集中做出回应。
疫情总体平稳 局部零星点状散发
国际上疫情持续高位流行,国内春运客流量增加,全国防疫整体形势如何?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近一周,全球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300万例,其中近90%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目前我国本土疫情呈现局部零星点状散发,但总体保持平稳。部分地区发生的本土聚集性疫情有的已经扑灭,有的正在有序处置中。其中,北京丰台1月18日发生的关联疫情波及5个省份,目前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期。
贺青华表示,为确保春节期间全国疫情总体形势平稳,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将重点指导疫情发生地坚决果断处置疫情,加强春节期间重点部门风险隐患排查,加强值班值守,指导各地统筹做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和群众返乡。
“各地应当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工作要求和部署,切实做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和群众返乡工作,不得在现行的政策基础上‘擅自加码’‘层层加码’。”贺青华说。
细化医疗服务 保障公众日常就医
部分地区发生疫情,加上春节放假,当地公众日常就医能否得到保障?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邢若齐表示,为保证节日期间公众正常医疗服务,尤其是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作出相应的部署,要求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合理安排医疗服务,做好值班值守。要求各医疗机构做好节日期间的医疗服务安排,并主动向社会公布诊疗信息,保证急诊24小时开放,不得出现停诊和拒诊情况。同时,对重点岗位适当增加人员配备,并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
二是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和特殊群体的就医需求。各地区要为急危重症患者开设绿色通道,重点保护好重大疾病患者以及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医疗需求,并为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患者开具长期处方。
三是对发生疫情的地区要求细化医疗服务保障。管控区和封控区要完善应急状态下的医疗服务管理运行机制;对重点人群建立台账,明确急危重症、肿瘤、中末期肾病、孕产妇、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等医疗服务保障要求和流程;对封控人员、管控人员、隔离人员紧急外出就医,要求安排专车,提供点对点接送服务,实行闭环管理。
丰富市场供应 确保春节期间货足价稳
春节假期是居民消费的旺季。节日期间,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二级巡视员丁书旺介绍,多个地区启动了储备肉菜投放,增加节日市场供应。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市场保供工作,引导企业开门营业,加大货源组织力度,繁荣活跃节日市场。
“节前粮油价格总体稳定,肉禽蛋价格小幅波动,蔬菜价格有所上涨。”丁书旺判断,节日期间消费市场总体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有充足保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jiaodian/129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