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梦天与天和在轨完成交会对接(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梦天实验舱,又称为梦天舱,是中国空间站“天宫”的组成部分,据悉梦天与天和在轨完成交会对接,具体对接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圆满成功,详细情况和字条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梦天与天和在轨完成交会对接

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日4时27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

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将形成后续,将按计划实施梦天实验舱转位,梦天实验舱将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形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

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8分钟后,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梦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三个舱段,也是第二个科学实验舱,由工作舱、载荷舱、货物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起飞重量约23吨,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参与空间站组合体管理,货物气闸舱可支持货物自动进出舱,为舱内外科学实验提供支持。

后续,梦天实验舱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完成有关功能测试后,梦天实验舱将按计划实施转位。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已做好迎接梦天实验舱来访的准备。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5次飞行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46次飞行。

梦天实验舱在发射前,空间站组合体就已经完成了一次180度的调头,前向对接口朝向了梦天舱赶上来的方向。而发射入轨的梦天实验舱会在轨道上追赶空间站组合体,并不断缩短距离,最终梦天实验舱和空间站组合体通过对接机构牢牢抓在一起并锁紧,完成对接。

在交会对接之后,梦天实验舱还将进行转位。转位前,空间站组合体将首先调整到垂直于地球的姿态。梦天实验舱从核心舱的前向对接口转位90度,转向永久停泊口。此次梦天实验舱转位将主要由转位机构实施,大机械臂作为备份。

转位时,梦天实验舱会与天和核心舱先分离,之后采用平面转位的方式完成转位,并与节点舱侧向的停泊口对接。这样,就完成了转位。转位完成后,中国空间站构型也就完成了三舱“T”字形结构的在轨组装。

梦天实验舱与长征运载组合体

10月31日下午,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作为专门为空间站建设而研制的新型运载火箭,这是长征五号B火箭的第4次发射。

10月25日,梦天实验舱与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塔架

公开资料显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专门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而研制的一型新型运载火箭,它以长征五号火箭为基础改进而成,是中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全箭总长53.7米,起飞重量837.5吨,又被称为“胖五”。

据新华社消息,2020年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2022年7月24日,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搭载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这位“大力士”为中国空间站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10月25日,梦天实验舱与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塔架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总体设计部运载火箭总体设计师熊天赐表示,长征五号B遥四火箭又称“冰箭”,因为其中加注的推进剂是液氢液氧推进剂,其中液氧的温度达零下183摄氏度,液氢的温度可达零下253摄氏度。

此次搭载梦天实验舱升空,是该型火箭的第4次发射,也是长征五号系列火箭的第9次发射。

另据火箭院长五火箭副总设计师黄兵介绍,为满足空间站大舱段发射任务要求,长五B火箭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其中包括20.5米国内最大整流罩分离技术、4.1米大直径舱箭连接分离技术、大推力直接入轨偏差精确控制技术等,并将发射窗口由“零窗口”拓展为±2.5分钟的“窄窗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QQ:2067713320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jiaodian/14073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