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全面反华?卡尼正式通知中国:加征25%关税,中企必须卷铺盖走人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加拿大总理卡尼站在安大略省汉密尔顿市的钢铁厂里,背后是冒着热气的生产线,面前是严阵以待的媒体镜头。

他宣布自7月底起,所有含有“中国熔炼和浇铸”成分的进口钢铁将被征收25%额外关税。同时对中国钢铁进口量直接砍半,超出配额部分再加征50%关税。

就在同一时刻,地球另一端的中国上海,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正结束为期七天的访华行程。路透社独家披露:中澳油菜籽贸易冻结五年后即将解封,15万至25万吨“黄金作物”正待启运。

美国的压力与加拿大的困境

7月15日,特朗普政府一纸通告送到渥太华:8月1日起对加拿大商品全面征收35%关税。这对75%出口依赖美国市场的加拿大而言,无异于经济心脏被捅了一刀。

加拿大钢铁业遭受的打击尤为沉重。美国市场消化了加拿大近90%的钢铁出口,4月美国关税战启动后,加拿大对美出口瞬间暴跌15.7%,贸易逆差飙升至71亿加元的历史峰值。

卡尼政府试图反抗,推出反制措施并设立10亿加元基金扶持本土钢企。但谈判桌上特朗普寸步不让,甚至嘲讽“加拿大可成为美国第51个州”。

走投无路的卡尼最终选择调转枪口,在7月16日把关税炮弹砸向中国。

更精妙的是政策设计:非自贸伙伴国钢铁配额砍半(超额征50%关税),而含中国冶炼成分的钢材再额外加征25%税。层层叠加后,中国企业最高可能面临75%的关税枷锁。

油菜籽与规则的双重博弈

中国反制的速度超乎加拿大预料。就在卡尼宣布加税的几小时后,路透社放出消息:中澳即将达成15-25万吨油菜籽试运协议。这记重拳精准打在加拿大农业的软肋上。

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油菜籽进口国,年消耗量超400万吨。而加拿大原本独占64%的中国市场,年出口额高达27亿加元。

但今年3月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100%惩罚性关税后,西部粮仓瞬间堆满滞销的“黄金作物”。

中国反手打出的农业牌已直击加拿大软肋。当加拿大农场主面对满仓滞销菜籽发愁时,中国谈判代表正与澳大利亚精细敲定植物检疫条款,连杂质含量都控制在1%以内。供应链转移的果断令加方措手不及。

规则层面的博弈同样犀利。中国商务部7月18日严正声明:加拿大做法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是典型的单边保护主义。

这延续了2024年以来的“反歧视调查”策略——当加拿大去年10月跟风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征100%关税时,中国就亮出这把制度性手术刀,系统审查加方政策合法性。

加拿大为自己的短视买单

卡尼政府本想演一场“弃卒保车”的戏码,结果发现棋盘根本不受控制。对华加税未能换来美国的宽容:7月15日卡尼无奈承认,美方“几乎没有证据显示会放弃加税”。

特朗普甚至在社交媒体补刀:“加拿大加入美国导弹防御系统需支付610亿美元”。

国内裂痕随之爆发。安大略钢铁工人举牌抗议“卡尼的关税救不了我们”,草原三省农民车队则高呼停止“自毁式贸易政策”。

反对党领袖希尔在国会尖锐质问:承诺扶持企业的关税收入去哪了?实际收入不到预期一半。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经济结构的撕裂。钢铁依赖美国,农业依赖中国,这种分裂的依赖症在关税战中暴露无遗。

《环球邮报》曾疾呼“必须摆脱美国束缚,与中国建立紧密关系”,但卡尼政府反而筑起75%的关税高墙。

讽刺的是,当加拿大农民失去中国市场时,中国消费者转向国产菜籽油,欧盟供应商趁机抢占份额——全球供应链的韧性让加拿大“自残式加税”沦为笑谈

加拿大西部粮仓里,金灿灿的油菜籽堆积如山却找不到买家;温哥华港口,满载中国钢材的货轮悄然转向东南亚。而渥太华的政客们仍在争论:该向特朗普写求情信,还是派特使赴北京谈判?

《环球邮报》曾刊发长文疾呼加拿大必须摆脱美国束缚。然而卡尼政府的选择,却是将中国视为转移矛盾的靶子。当澳大利亚油菜籽即将重返中国市场时,加拿大农民终于尝到“选边站”的苦涩果实。

国际贸易这场大棋,见风使舵的“骑墙派”终将发现:当美国的大腿会踹人,中国的反制有章法,唯一能拯救他们的,只有重拾战略自主性。


《和特朗普谈不拢,加拿大居然转头“捅”中国一刀……》——观察者网2025-07-17 09:37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jiaodian/76341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