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有网友发帖称在贵州省平塘县下高速后看到一处景区指示牌存在翻译错误:其中“中国天眼”的英文翻译中,“China”被误写为“Ching”;“甲茶景区”的拼音“Jia”也被错写成“Ja”。
景区工作人员回应称,将立即核实整改,并咨询指示牌相关专业人员,对景区内外所有指示牌进行全面排查复核,“一旦发现错误会立即改正”。平塘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表示,将针对整个平塘县的旅游指示牌展开排查,重点检查中英文翻译是否正确无误,若有错误会第一时间核实并修正。(据8月9日经视直播)
大家上网多年,低级错误见得也不少,但低级成这样的错误,实在匪夷所思。“中国天眼”写成“ChingSkyEye”,“甲茶景区”拼成“JaTeaScenicArea”,哪怕是最基础的机器翻译,也不会错得如此离谱。且不说,中国翻译成“China”应该人尽皆知,“天眼”明明有自己的名字“FAST”,为啥要直通通地翻译成“SkyEye”?国家级景区的指示牌,怎么能呆板到这个地步?
国际交流中,正确使用国家名称是最基本的礼仪与尊重,但如今,中国人自己的景区指示牌,却把国家英文翻译写错,这会让外国游客作何感想?
更严重的是,“Ching”与19世纪美国排华时期的歧视性词汇“ChingChong”直接关联,被部分带有偏见或歧视态度的人用作对中国的不恰当称呼。在很多情况下,如果这样称呼中国,会被视为歧视和侮辱,是对民族情感的伤害,对国家尊严的贬损。
可如今,这个带着歧视色彩的词,居然出现在中国自己的景区标识上,还是在中国天眼这样彰显国家创新实力的科技地标所在处,这无异于自己往自己伤口上撒盐,自己给自己的国家形象抹黑。
一块指示牌虽小,但从设计、审批、制作、安装到验收,也要经过多个环节。这么多环节,竟没一个人看出问题,及时纠正,这也让人很是纳闷。层层失守的背后,是疏忽马虎的态度,敷衍塞责的心态。有些人总觉得,一块牌子也没人认真看,差不多就行,可偏偏在涉及国家形象和公共服务的事情上,最要不得的就是这种”差不多”的心态。
所以,网友对此感到强烈不满和怀疑,甚至有人觉得这是不是故意挑衅民意,虽然有揣测过度之嫌,但也情有可原。这种错误,看似只是一个字母之差,实则与国家尊严紧密相连,也反映出一地的政务风气,极易引发舆论争议,绝不可等闲视之,轻轻放下。
当地回应说“会”立即整改,全面排查”,这当然有必要,但还是远远不够。错误背后的责任链条也要查清,究竟是谁设计的?谁审核的?谁验收的?如果只是把牌子一换了之,而不让相关责任人付出代价,那类似的荒唐事还会继续发生。
回溯梳理一下,类似的拼写、翻译错误在公共标识上屡见不鲜,灭烟台翻译成“DestroyYantai(毁灭烟台)”,“小心落水”翻译成“仔细地掉进水里”,地铁站将China拼错成Chian……错误花样百出,让人啼笑皆非,感叹世界仿佛是个“草台班子”,丢了城市的脸面,也损耗了政府的公信力。
此次中国天眼景区指示牌事件再次提醒相关部门,公共服务不能有“草台班子”心态,每一个环节都该绷紧责任之弦,必须筑牢细节管理的链条,从每一处翻译、每一个字母、每一处拼写抓起,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公共标识,别再因低级错误贻笑大方,戳痛人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jiaodian/767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