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心寒!18岁的全红婵入学仅3天,因身材发胖、没文化被质疑

全红婵入读暨南大学仅两天,就因体型变化与文化背景陷入舆论漩涡。这位刚满18岁的奥运冠军,以杰出运动员身份被保送进入运动训练专业,原本应是体教融合的一段佳话,却引来不少争议声音。

作为中国跳水队的核心成员,全红婵已斩获三枚奥运金牌和八个世界冠军,并在2024年获世界泳联“最佳女子跳水运动员”称号。她的入学获得了广泛关注,不仅因为其耀眼的体育成绩,更因为她的院长是国人熟知的短跑名将苏炳添。

然而开学典礼后,部分网友的关注点并未放在她的学术发展与体育兼顾的可能性上,反而集中于她的外貌与学历。有人称其“发福”,质疑其职业自律;更有人直接抨击她“缺乏文化”,认为她被录取不过是“混一张文凭”。这类言论迅速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事实上,这些批评忽略了许多基本事实。首先,女子跳水运动员在非赛季体脂率本身存在合理浮动空间,全红婵目前的身体数据完全符合运动员常规标准。其启蒙教练陈华明曾表示,她一直以来对体重管理极为严格,甚至日称重达十数次。

其次,所谓“无文化”的说法也站不住脚。尽管常年投入训练与比赛,全红婵仍坚持文化课学习。国家队为她安排了系统的文化教育,去年她在运动心理学课程中取得89分的成绩。入学之后,她主动请教教师、关注课程重点,展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

优秀运动员保送高校,是国家长期推行的人才政策之一。暨南大学为全红婵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将学制延长至八年,正是为了帮助她平衡学业与体育事业。类似体教结合的案例并不少见——苏炳添在学术期间屡破纪录,马龙亦在求学期间问鼎世界大赛。

全红婵目前已明确表示,她不会放弃训练,目标包括2025年大湾区全运会及下一届奥运会。她才18岁,正处在运动生涯的黄金阶段与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既是对她过去付出的肯定,也是对她未来多元发展的支持。

质疑者的声音,或许更多反映出对运动员身份认知的狭隘。他们期待冠军始终以“完美”形象出现,却忽略了运动员作为普通年轻人的成长需求。全红婵不仅在跳台上展现卓越,也勇敢迈入校园追寻知识与体验——这份努力,理应获得尊重而非批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jiaodian/77664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