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日媒:中国600年来都是手下败将,现在他们也不是日本的对手!

平壤城下的炮声远去,黄海波涛依旧,历史的天平却在四百多年间悄然转动。

日本部分右翼媒体近日再次抛出惊人之语,声称“中国600年来都是日本的手下败将,现在也依然不是日本的对手”。这种论调宛如一场精心编排的历史魔术,通过选择性遗忘和片面解读,试图将复杂的历史简化为单方面的胜利宣言。

真实的历史远比这种叙事丰富且耐人寻味。从明朝万历年的抗日援朝,到当下全球格局中的中日实力对比,这段跨越四个多世纪的故事充满转折。

明清之变,东瀛岛国的满清红利

1592年,日本战国时代刚刚结束,手握大权的丰臣秀吉野心膨胀。他制定了“先取朝鲜,再攻中国,最后征服印度”的疯狂计划,率领16万装备先进火绳枪的日军入侵朝鲜。

朝鲜军队节节败退,短短两个月内三都沦陷,朝鲜国王李昖被迫逃往义州,向明朝万历皇帝紧急求援。

明军首次交锋并不顺利。3000骑兵先锋由于不熟悉地形和低估日军数量,在平壤城外遭伏击几乎全军覆没。这场失利让明朝意识到对手的实力,随即调整战略,调集4万余精锐,包括辽东铁骑和威名赫赫的戚家军入朝作战。

平壤之战成为转折点。明军巧妙运用战术,部分兵力佯攻东、南两门,主力则猛攻西、北门。戚家军的“虎蹲炮”大发神威,此战歼敌1.2万余人,一举收复平壤。

明军势如破竹,仅用20天便收复汉城,日军被迫退守朝鲜南部沿海地区。

丰臣秀吉不甘失败,再次派遣14万大军入侵朝鲜。这场拉锯战持续多年,直到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日军士气崩溃。在撤退途中,中朝联军在海上发动致命一击,日军舰队几乎全歼,伤亡1.5万余人。

这场战争直接导致日本之后二百余年元气大伤,德川幕府被迫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再也无力对外扩张。

时间跳到19世纪末。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国力迅速提升,而清朝却深陷政治腐败的泥潭。

日本明治天皇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这场战争的起因同样源于朝鲜。当时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清政府应邀派兵协助镇压,日本则借机派兵入朝。起义平息后,日本拒绝撤军,并制造事端,在丰岛海面不宣而战。

清朝的运输船被击沉,900多名士兵遇难。随后,日军向驻牙山的清军发动进攻,甲午战争正式打响。

战争结果令人扼腕。清军主帅叶志超在战役未打响前就主张撤退,导致军心涣散。海上,北洋水师虽然拥有两艘7000吨级铁甲舰,但由于清政府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自1888年后从未添置新舰,甚至部分炮弹填充的是沙子。

北洋水师官兵虽奋勇作战,但装备落后无法弥补,最终全军覆没。清朝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这场失败惊醒了中华民族,为未来的民族意识觉醒指明了方向

全面抗战:今非昔比的中日格局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这一次,中华民族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和抵抗意志。

面对侵略者的“地狱政策”,中国人民没有屈服。南京大屠杀的惨痛记忆反而激起了更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团结力量。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人民最终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国土。

抗日战争与以往截然不同,它不再是某个王朝的战争,而是整个中华民族为生存而战的伟大斗争。这段历史证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理,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今天的中国已非昔日吴下阿蒙。从军事层面看,中国现役军人达203万,是日本自卫队的8倍。中国拥有三艘航母,而日本尚无真正意义上的航母。

中国的东风-21D导弹射程1800公里,可覆盖日本全境及关岛美军基地,且具备核打击能力。军事评论员张召忠曾表示,中国火箭军可在短时间内摧毁日本军事基地并实施封锁。

日本存在致命短板:国土狭小,九成以上能源和粮食依赖进口。一旦海上运输线被封锁,日本将迅速陷入困境。加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招兵难度极大。

经济上,中国的GDP已是日本的3倍以上,且日本经济对中国存在依赖性。丰田、索尼等日企的稀土精炼产能依赖从中国进口。中国收紧稀土政策后,日本企业立即面临断供,损失超50亿美元。

科技上,中国在量子技术、5G/6G、人工智能、高铁、特高压技术等200多个领域位居世界前列。日本在核心科技领域已逐渐失去优势地位。

错综复杂:相互依存的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并非简单的对抗叙事。两国经济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一种“经济上的核威慑”。这种深度的相互依赖意味着任何冲突都将导致两败俱伤。

在东海及钓鱼岛问题上的主权争端,犹如火药桶,随时可能引爆区域紧张局势。而美国作为日本的军事盟友,更是中日关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变量。

俄罗斯军事专家分析认为,面对中国强大国力,日本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日本的心态从战后的不屑,到80年代的轻视,再到如今的彻底绝望,反映了实力对比的根本性变化。

日本未来可能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屈服,重新融入东方体系;要么在孤立中消亡。这种判断虽显尖锐,却折射出国际关系现实的冷酷一面。

看看日本如今面临的困境。经济上,中国的经济总量已是日本的近5倍,而且这一差距还在继续扩大。曾经引以为傲的汽车产业,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下也步履维艰。

历史从未真正远去。今天的中国,凭借着强大的国力,已经牢牢掌握了东亚局势的主导权。日本右翼的狂妄言论,更像是对辉煌过往的怀念,而非对现实清醒的认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jiaodian/78677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