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街头一位老人不慎摔倒,33分钟里49个路人经过,有人瞅两眼就走,有人绕路躲开,愣是没人敢伸手扶一把。等第50个人报警时,老人已经没救了。更魔幻的是,家属调完监控直接把49个路人告上法庭,张口就要每人赔14万,总计686万!
这事一出来,网上直接炸了锅。有人骂路人冷血:“多伸个手能死?眼睁睁看着人没了良心过得去吗?”也有人替路人喊冤:“不是不想扶,是真的不敢啊!” 说实话,换作是你,在街头遇到摔倒的老人,你敢毫不犹豫上前吗?我猜大多数人都会犹豫,这不是冷漠,是被现实吓怕了!
这些年“扶老被讹”的新闻还少吗?广东公交司机好心扶摔倒老太,垫了医药费反被指撞人,索赔100万,最后靠监控才洗清冤屈;江西17岁少年扶醉酒老人,不仅没被感谢,还挨了巴掌被索赔;甘肃大姐跳下沟渠救轮椅老人,却被诬陷推人,虽然后来证明清白,却硬生生瘦了20斤,身心俱疲。
这些案例就像一根根刺,扎在每个人心里。就算《民法典》明确说“见义勇为免责”,可真遇到事儿,谁能保证自己能拿出证据自证清白?讹人的成本太低,顶多道个歉,可救助者要耗时间、费精力,甚至可能赔钱,这种“善良有风险”的现实,让越来越多人选择“明哲保身”。
不过这次法院的判决,算是给所有人吃了颗定心丸:驳回家属全部诉求!法院说得很明白:普通人对陌生人没有法定救助义务,路人的行为虽道德上该谴责,但和老人死亡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不犯法。 这判决太关键了!法律是底线,不是道德绑架的工具,总不能因为别人没当英雄,就逼人家赔钱吧?
但话说回来,家属的悲痛能理解,可把怒火撒到路人身上,真的合理吗?老人摔倒没人扶,表面是路人“冷漠”,本质是社会信任出了问题。如果见义勇为不用怕被讹,谁不想做件好事?
要我说,想让“扶不扶”不再成为难题,光靠道德谴责没用,得从根上解决。首先得让法律给好人撑腰,细化免责条款,让救助者不用担惊受怕;其次讹人的成本得提高,敢诬陷好人就该重罚,不能只靠口头道歉;最后社区多搞点急救培训,让大家不仅敢扶,还会扶。
长沙这场悲剧,不该只留下争论,更该敲响警钟。我们骂路人冷漠的同时,也该想想,是什么让善意不敢轻易出手? 信任的重建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法律兜底,需要每个人多一点勇气,也需要讹人者付出代价。
如果下次你遇到有人摔倒,你会选择伸手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jiaodian/7908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