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发生山体滑坡致房屋垮塌。
现场航拍画面显示,消防救援人员在给受损房屋做结构加固,深入救援。
南都记者从广州市白云区应急管理局获悉,8月6日8时30分许,由于连日大雨造成山体滑坡,致大源街大源村黄庄片区房屋受损。截至6日22时30分左右,14名被困人员中,已救出9人(其中1人死亡),其余失联人员正在搜救中。周边地区996名居民全部安全转移,妥善安置。
记者从广东省水文局获悉,8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省平均雨量56.6毫米,强降雨主要分布在广州市、珠海市、佛山市、清远市等地;全省有超警河流23条,超警水文站26个,超警总数28次。记者从省应急管理厅获悉,截至6日10时,全省累计转移人员75752人。
受持续降雨影响,预计8月6日至7日,广东省部分河流将出现2米至6米左右的涨水过程,部分站点仍可能超过警戒水位。目前,广东省水文局维持防汛水文测报Ⅱ级应急响应,严密监视雨水情发展。水文专家提醒,鉴于广东省部分江河已出现多轮涨水过程,江河底水高,土壤含水量高度饱和,洪涝风险和堤防安全风险高,应注意防御强降雨引发的江河洪水、山洪和城乡积涝等灾害,加强水利工程巡查;需高度关注8月6日的涨水过程,退水河流沿线需关注退水阶段堤防和临水建筑物安全风险。
救援直击
救援现场沙石持续滑落
已调集生命探测仪设备
据广州市应急管理局消息,8月6日上午接群众报警,广州市白云区大源街颐雅苑附近疑似发生山体滑坡,有房屋垮塌,多人被困。广州市白云区应急、消防、公安、住建等部门人员已抵达现场开展紧急救援。
当天11时30分,南都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持续多日强降雨后发生山体滑坡,数栋村民自建房垮塌位移。南都记者在救援现场看到,滑坡点有沙石持续滑落,救援现场搭建了指挥部。有应急消防救援队伍正在开展救援,救援工作人员在指挥应急救援工作。截至6日12时,发现14人被困,已救出7人(目前生命体征平稳),其余人员正全力搜救中。灾害处置和善后处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目前,附近居民已全部撤离,有人员被安置到大源村委会,当地还准备了酒店作进一步安置。
“40多分钟转移了70多个人”
大源街街道应急办相关人员告诉南都记者,事发前有一名经济社的巡查人员发现山体渗水后立即报警,很快发生了滑坡情况。另有受灾群众表示,8时许听到房屋倒塌的响声,随后村委会用敲锣的方式召集村民疏散。
上述相关人员表示,连日来广州都有大雨,“每天都有人巡查,但前两天没有发现异常”。6日8时许,一名经济社的巡查人员发现山体渗水,“有土块掉下来”,随后他选择报警,“前后不到五分钟”便发生了滑坡情况。相关部门随即采取敲锣的形式转移人员,“40多分钟转移了70多个人,90多栋房子的人都转移出来了”。
该人员表示,最近的房屋距离坡角至少25米,房屋为村民自建房,非违规建房。
6日16时,南都记者在大源颐雅路看见有大量村民在路口等候,事发现场已被警戒线拦住,受滑坡影响的村民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返回家中拿生活用品。一位被疏散出来的老人告诉南都记者,自己8时许听到有响声,随后村委会用敲锣的方式召集村民疏散。
17时许,南都记者来到大源村委会,工作人员称村民已经转移至酒店,有的带着行李,转移村民里有老年人。
周边996名居民全部安全转移
据白云区应急管理局6日17时消息,山体滑坡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截至8月6日17时,白云区共出动应急、消防、公安、住建、卫健、供电、城管、水务等救援力量607人次,调集生命探测仪、液压扩张器、挖掘机、余泥运输车、抽水泵、通信应急保障车、无人机等专业救援设备733台,调集11家医院救护车10车次56人参与救治,调拨帐篷、雨衣等应急、防疫物资2200份,排查周边区域,妥善做好群众转移工作。
截至6日12时,14名被困人员中已救出7名并送院救治,周边地区996名居民全部安全转移,妥善安置。据白云区应急管理局,8月6日18时左右,山体滑坡现场再救出一名被困人员,现场检查已无生命体征,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22时30分左右,救援人员用担架从现场抬出一名人员,并迅速送上救护车。目前,距离山体滑坡已过去约14小时。
居民回忆
居民15分钟撤离来不及收拾行李
“今晚只能住酒店,什么换洗衣服都没带。”家住大源村大源颐雅路的柯晓如是说。8月6日8点30分,广州市白云区大源街大源村黄庄片区有房屋因山体滑坡受损,导致14人被困。截至6日晚22时30分左右,已救出9人(其中1人死亡),其余失联人员正全力搜救中。
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敲门疏散居民
当天早上的山体滑坡,造成大源颐雅路旁的多栋房屋受损,柯晓的住所距离受损房屋仅隔几栋楼。她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早上9点左右自己被楼下消防车的鸣笛声吵醒。过了一会,楼下急促的锣声让她意识到发生了紧急事情。
“当时有人在楼栋群里说发生了塌方,让大家撤离。”来不及多想,柯晓赶紧穿衣服下楼。同时她看到有人挨家挨户敲门让所有住户赶紧撤离。“(工作人员)一直催着我们走,基本来不及收拾,反正都只是人出来了。”柯晓说。柯晓提供的一段视频显示,事发后一名身穿制服的安保人员冒雨冲向塌方的位置,不停挥手让路过的人远离现场。
有不少居民也像柯晓一样匆匆撤离住所。住在离事发地点几百米远的李瑶在9点左右被村委会工作人员的敲门声叫醒,目前只能待在宾馆等待通知。居民周立则表示,早上刚准备起床上班,结果什么东西都没带就被要求撤离住所。
柯晓提供的网格群截图,群内有通知称,要求各经济社对村辖内在册28处削坡建房风险点内共计96栋楼的人员进行紧急撤离。涉及在册削坡建房的第1、2、4、5、6、7、9、11、12、13、14、15、22、23经济社挨家挨户上门转移人员。
9点15分左右,柯晓已经来到了楼下,她看到周围有封锁线已经拉上。
事实上,直到当天下午,事发地的地质条件似乎仍不稳定。市民于哲向南都记者提供了当天下午两点钟左右拍摄的视频,可见事发地仍有岩体和土体顺着斜坡向下滑落,救援人员正在沿着斜坡向下靠近受损房屋开展救援。
周边地区近千人已安全转移
疏散出来的人群如何安置?通知称,撤离人员“自行投亲靠友、酒店订房”。群内有工作人员表示,“转移人员自行选择,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他酒店公寓,以上费用都是自费”。当有人问到是否能回去拿东西,工作人员称“要看政府通知,今天大概率是不能回去住了”。
大源街党工委委员谭华胜在下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针对此次暴雨引发的滑坡灾害,街道制定了疏散安置方案:一是以大源村委会作为集中疏散点开展群众服务工作;二是安排了两家酒店作为备用疏散点。“目前大部分群众选择投靠亲友,其余人员均已妥善安置在酒店,街道正全力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并持续对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点进行排查监测。”谭华胜说。
柯晓在疏散后白天回到上班的地方待着。她告诉记者,自己晚上先去酒店过一晚,尽管什么换洗衣物都没有带。李瑶表示晚上打算去同事家住,直到允许回家的通知下发为止。她还提到,今年1月事发地附近还发生过山火。
(注:文中柯晓、李瑶、周立、于哲均为化名)
出行
广州5家景区关停12条公交线路绕行
8月6日,广东持续遭遇强降雨,其中珠三角、粤北和汕尾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致灾风险高。目前,广州增城、天河、越秀、从化、花都、南沙、白云发布暴雨黄(橙)色预警。南都记者从广州市应急管理局获悉,当前广州紧盯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关停5家旅游景区,组织12条公交线路绕行。
6日,广东气象部门发文称,珠三角、清远、韶关、河源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梅州北部、汕尾、云浮和粤西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市县有中雨局部大雨。当日全省大部仍有强降雨,全省高速、国道基本都受到影响,需警惕降雨造成的低能见度、积水、路面湿滑及可能出现的局地滑坡对行车安全的不利影响。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等多部门提醒,请密切关注当地预警信息,继续防御内涝、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山洪、江河洪水等灾害。行车避开积水区,不要贸然涉水。削坡建房居民“住上不住下、住前不住后”,已撤离人员切勿擅自返回。避免在强降雨期间及后续地质灾害风险高发期开展户外旅游。
此外,南都记者从广州市应急管理局获悉,广州已连续三天出现暴雨,全市平均面雨量为243.1毫米(3日9时-6日10时),最大降雨量出现在从化区吕田新联气象观测站637.8毫米。
此轮强降雨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短时雨较强、范围比较广、影响比较大”等特点。当前,广州紧盯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对地质灾害重点防御区派出技术队伍下沉驻点,关停5家旅游景区,组织12条公交线路绕行。全市累计出动抢险救援力量2.9万人次、抢险设备8267套次、车辆1608辆次参与应急处置等。
关注
“陆地台风”低涡捣乱暴雨过后迎高温
连日来,广东的天仿佛“漏了”,雨下个不停。有网友吐槽“这雨下得快让人发霉了”“衣服晾不干”“心好累”……但更多人心中疑惑:这雨达到什么程度?
为什么会有这场雨?广东的雨和北方的雨是同一场雨吗?这雨要下到什么时候?雨停了广东接下来的天气会怎样?
降雨程度多大?
广州经历本世纪8月第2强暴雨
深圳本轮强降雨呈现“三超三破”
这几天,大家看到最多的就是满屏的暴雨预警。据气象部门监测预报,8月2日夜间以来,粤东和珠三角市县出现暴雨到大暴雨,清远、广州、深圳、东莞、肇庆、惠州、汕尾、揭阳、汕头、佛山等10个市共26个区县出现特大暴雨,全省平均雨量114.7毫米,深圳大鹏新区录得全省最大累积雨量746.9毫米,东莞黄江镇录得最大小时雨量127.8毫米。全省有超警河流23条,超警水文站26个,超警总数28次。记者从省应急管理厅获悉,截至6日10时,全省累计转移人员75752人。
@广州天气发布消息,据广州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监测,广州市8月2日至5日出现今年以来最强暴雨过程,达到特别严重影响等级,为本世纪以来8月第2强暴雨过程。6日8时13分起,广州市越秀区、天河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生效。
南都记者从深圳市气象台了解到,8月2日夜间以来,深圳出现多轮大暴雨特大暴雨,并伴有强雷电和最大8级阵风,深圳本轮强降雨呈现“三超三破”的特点,持续时间超长、范围超广、强度超强,破3项历史极值。
深圳市气象台在5日凌晨4时13分至早上7时30分发布全市陆地、珠江口、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暴雨红色预警,这是继2018年台风“山竹”之后首次在深圳全市范围发布暴雨红色预警。8月5日,深圳全市(含深汕)平均降雨量256.3毫米,最大累计降雨量出现在深汕鲘门891.6毫米。
要知道,北方有些地方可能一年都达不到这样的降雨量。
什么原因带来降雨?
受低涡影响持续暴雨
同时产生“列车效应”
按照省气象台的说法,这轮强降雨是受低涡影响导致的。低涡,是何方神圣,怎么有这么大的威力?
通常来说,雨的形成需要动力抬升机制和充足水汽:当湿润的空气快速上升时,由于高层温度低,水汽降温凝结成雨滴,最后形成降雨。
广东的本轮降雨,正是满足了抬升和水汽条件。
抬升机制源于冷涡。冷涡和台风很像,甚至可以理解为“在陆地上的台风”。由于冷涡本身是逆时针旋转,有很强的上升动力,像一台“抽水机”将周围的水汽向中心汇聚、抬升。
而水汽条件来自季风。目前,强盛的西南季风携带着海上的大量暖湿气流进入广东,各地水汽充沛。
于是发生了这样的“故事”:8月1日,低涡出现在广西,随后它进入广东。此时,低涡将西南季风的暖湿水汽源源不断“抽上来”,水汽不断快速抬升、凝结,便在冷涡周围形成了持续性暴雨。
8月5日,低涡大致位于珠三角中部一带;从天气雷达回波图能看到,雨带的移动速度很慢,产生“列车效应”,直接导致了广东中部、南部沿海的持续性暴雨。
雨何时停?
预计降雨过程今天结束
炎热天气持续一周左右
当抬升、水汽条件不足,或低涡移动、消失时,广东的雨才会有变化。好消息是,低涡移动了。
根据广东气象部门预测,预计未来几日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将“推着”冷涡系统逐渐北抬西移,由此雨带也将向北移动,此时广东南部沿海市县的降雨将趋于减弱,而广东中部、北部降雨增强。
广东省气象台预计,8月7日,本轮强降雨过程结束。7日广州转雷阵雨天气,雨势减弱,气温回升。这一轮炎热天气可能要持续一周左右。
雨停之后广东天气如何?答案无疑是升温。
此时西南季风依然携带暖湿气流进入广东,或许各地又将陷入湿热的“蒸笼模式”。接下来,广东或将切换防暑防晒模式,最高气温将普遍介于33℃~36℃。
南都记者从广东气象部门获悉,7日,降雨明显减弱;8日至9日,高温天气再现,全省最高气温将普遍介于34℃-37℃。
采写:南都记者周敏萱陈卓睿杨苓妍覃仕林吴博斌叶晓文阮增豪
实习生王新瑞林卓仪通讯员梁巧倩屈凤秋
摄影:南都记者徐杰刘威黎湛均任磊斌张志韬吴博斌叶晓文实习生张柏闻
整合:易福红黄亚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jingyan/767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