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加贝才来
离经叛道搞“师生恋”,插足婚姻当“小三”,被冯小刚“限制”生育权,
自家后院起火也只能默不作声,徐帆的忍气吞声才是她的生存之道。
徐帆,这个名字消失在大众面前已经很久了,
许多人对她的印象应该是“冯女郎”成功上位,逼走原配,“小三”上位。
出身文艺世家的她相当向往父母登上舞台的耀眼模样,从小就打算未来一定要从艺,
不过这个追求却被深知其中苦楚的父母否定,父母担心女儿辛苦,坚决不让徐帆走艺术路。
徐帆特别有主见,偏不听父母建议,自己报了艺术学校学习京剧,
后来为了发展转而学习了话剧,成为一名话剧演员。
在话剧团工作的她认真刻苦,但是剧团工资低微她也想谋取别的出路,
刚好在前辈杨立新的推荐下,她转而去了北京谋求发展,到了北京的徐帆没有继续话剧事业,
而是到北京人艺和中央戏剧学院联合组办的表演班打磨演技,想自然转型成为演员。
80年代,十几岁的年纪孤身北上,可见徐帆大胆敢为,
到了北京的她事业还没有起色,倒是先遇到了自己中意的人。
在上表演课时候,徐帆注意到了给自己上课的老师王志文气质儒雅,风华正茂,
她一见倾心,课下一有机会就缠着王志文,和他多说句话都能开心半天。
徐帆的喜欢被出了社会看遍人心的王志文一眼看穿,他多次避嫌,想要躲避徐帆,
但奈何女追男隔层纱,徐帆的热情求爱让王志文招架不住,几番推诿下还是接受了。
在外界看来这对“师生恋”实在不太光彩,但徐帆不以为耻,只当自己特立独行。
和王志文确定关系后,二人便在校外找了个房子租住,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同居生活。
虽然在外人看来他们是师生,但两个人年纪没差多少,志趣相投,日子特别甜蜜。
徐帆为爱洗手作羹汤,在生活上把王志文的方方面面照顾得特别舒心。
沉浸在爱情美好的徐帆在事业上就不太上心了,自己没有什么提升。
临近毕业,身无长物的徐帆也开始着急,担心自己接不到戏,整天焦虑难眠。
和徐帆的无所事事相比,王志文的事业就繁忙得多了。
基本功扎实的他接到了好几个戏,风趣幽默的他在圈内还结交到了不少朋友。
爱人的成功在徐帆眼里显得那样刺眼,徐帆更是心急如焚,多次要求王志文向他的朋友们推荐自己。
王志文自诩清高,不想放低身段,没有给徐帆推荐工作。
只能自食其力的徐帆在剧组开始结交各路人员。
据传,当时她拍摄《大太监李莲英》时和导演王壮壮暧昧不清。
彼时的田壮壮是中国第五代导演里首屈一指的人物,比张艺谋还强上几倍。
那个年代资源还没放开,有很多女演员“潜规则上位”。
王志文听到徐帆和田壮壮的传闻怒不可遏,当即把徐帆的包袱行李丢出门外,表示二人一刀两断。
就这样,背井离乡的徐帆被人丢在了北京大街上,相恋三年的爱人彻底变脸,她陷入了人生低谷。
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两年,徐帆又遇到一个男人,就是还是编剧的冯小刚。
原本二人互相看不对眼,没想到冯小刚现实见过徐帆后便有很大好感。
此后,冯小刚有意无意地跟徐帆接触,还借工作之便给她安排角色,
可以说,徐帆在王志文那里没有得到的,冯小刚都满足了她。
这样一个成熟稳重又对你工作托底的男人实在太过迷人,
不久在王朔的牵线搭桥下,徐帆和冯小刚走到了一起。
当时徐帆接受采访曾直白地说,冯小刚给了她这一生无法回报的恩情,
自己就像一个被抛弃的婴儿一样找到了人生归所,所以她只能牢牢抓住冯小刚不放。
不过这又是一场“禁忌之恋”,原因无他,冯小刚当时还是已婚之身,
原配妻子张娣贤惠懂事,还给他生了个孩子。
不过冯小刚和张娣聚少离多,关系早已破碎,婚姻名存实亡,
冯小刚没有选择提出离婚也是基于名声影响和经济现实问题考虑的。
原配张娣面对冯小刚的出轨没有大吵大闹,她自知管不住人,只好视而不见。
和徐帆交往没多久的冯小刚转型当导演,而他作品中最熟悉的身影就是徐帆。
冯小刚和徐帆的不当关系,没有影响冯小刚日渐成名。
在维持长达六年不清不楚的同居关系后,冯小刚终于离婚选择和徐帆再婚,
她还来不及高兴,冯小刚就因为查出白癜风要求不再要小孩儿。
婚后冯小刚允许徐帆收养一个女儿,不过比起不能拥有自己的亲生骨肉,冯小刚的不忠才是徐帆头疼的。
冯小刚放荡多情,而且身为导演的他也面临着很多送上门来的诱惑。
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09年的“夜宿门”事件,冯小刚被媒体爆料在一个主持人住所住了一晚,
还有冯小刚拍摄《老炮儿》时也被传出和许晴关系不简单。
面对冯小刚的多情,徐帆却显得格外宽容,公开表示“反正我们家是男的也不吃亏”。
冯小刚也夸徐帆说她在感情方面特别聪明,冯小刚那些风流韵事只当他调皮,不会影响自己生活。
看这个态度,徐帆直接大方地把自己的婚姻经营成半开放式的,
不互相为难,两人反而走得更长远,20多年相安无事。
徐帆想要的成名冯小刚已经满足她了,自己也有了领养的孩子,
作为名导的妻子她坐拥雄厚财富,惬意地住在北京的大房子里,不用担心再被谁赶出家门了。
回看徐帆这前半生,她敢爱敢恨,不畏世俗,当初能为王志文照顾柴米油盐,
现在却看淡一切让冯小刚随性而为,这些转变不是她委曲求全,而是长远打算的智慧。
这些话并不是说徐帆的人生有可取之处,年轻人的选择总是多些,我们不要被动地让自己走进无可奈何的死胡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yule/783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