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曾纪泽(1839年12月7日—1890年4月12日),字劼刚,号梦瞻,湖南双峰荷叶人。清代著名外交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位驻外公使 ,与郭嵩焘并称"郭曾"。1880年(光绪六年)兼驻俄大使,与俄谈判收回伊犁事宜,于1881年(光绪七年)2月24日签订《中俄改订条约》,收回伊犁特克斯河流域土地及部分利权,被认为是晚清一次较为成功的外交行动。1883年(光绪九年),中法战争爆发,主张"与法人辩,始终不挠"。又疏陈"备御六策"。1886年(光绪十二年)归国。1890年(光绪十六年)去世,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惠敏"。

禹之谟(1866年-1907年),出生于湖南双峰县青树坪镇贻则堂,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曾以幕友身份随湘军参加甲午战争,运送粮弹,后去上海研究实业,与谭嗣同等相识,主张变法维新。在1903年加入华兴会,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任湖南分会首任会长,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同年8月10日在长沙被捕入狱,秘密解往湘西靖州,备受酷刑,坚贞不屈。1907年2月6日,被杀害于靖州东门外。就义前高呼:我为救中国而死,救四万万人而死!

葛健豪(1865.8.17-1943.3.16),原名葛兰英,出生于湖南双峰县荷叶桂林堂,是中国早期女权活动先驱,女子教育先驱,女革命家。她五旬求学长沙并伴子女(蔡和森、蔡畅)赴法勤工俭学,被传为佳话。当时舆论界称誉她是二十世纪"惊人的妇人"。她热衷于女学教育,两度主办女子职业学校;善于教育子女,并积极支持子女从事革命,自己亦在白色恐怖下冒着生命危险投身革命活动;与唐群英、王昌国等为争取女权而斗争,开创了宪法收录"男女平权"的先河。 后人尊称她为"女中豪杰"、"革命的母亲"。

蔡和森(1895年3月30日-1931年8月4日),字润寰,号泽膺,湖南省双峰县永丰镇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1913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同毛泽东等人一起组织进步团体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10月,从法国归来,在中共三大、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局委员,参与中央领导工作。并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随后又兼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1年,在组织广州地下工人运动时遭叛徒出卖被捕,牺牲在广州军政监狱,终年36岁。

蔡畅(1900-1990),原名蔡咸熙,出生于湖南双峰县荷叶光甲堂。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 ,晚清名臣曾国藩之后,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蔡畅是红军长征年龄最大的女红军 ,中国妇女运动的领袖和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全国妇联第一至三届主席、第四届名誉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七至十一届中央委员。

谢士炎(1912-1948),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双江村厚堂冲人。 早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官至陆军少将作战处长。抗战时率部参加过浙江衢州之战,并参与芷江洽降工作。抗战胜利后,逐渐倾向于革命和进步,1947年2月由叶剑英、马次青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化名谢天纵、刘福,从事党的地下情报工作和兵运工作。向共产党提供了一系列重要军事情报。同年9月因叛徒出卖被捕。1948年10月19日英勇就义于国民党南京中央军人监狱广场。全国解放后安葬于南京烈士陵园。

宋希濂(1907.4.4-1993.2.13),字荫国,汉族,湖南省双峰县杏子铺村人。自东征、北伐、抗日到解放战争时被俘,宋希濂历经重要战役数十次,曾获青天白日勋章,有"鹰犬将军"之称。1949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后作为战犯接受改造,1959年12月特赦。1980年赴美探亲,后定居美国。1982年8月任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首席顾问。1984年参与发起成立黄埔军校同学会,任副会长。

蔡博(1924年5月25日ー1991年9月18日),是湖南双峰人,蔡和森与向警予之子,出生在湖南湘雅医学院。历任中国钢铁研究总院炼铁研究室主任,技术顾问。中国金属学会第四届理事,炼铁学会副主任、副理事长,武汉钢铁学院顾问和兼职教授等职。2015年4月15日,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代表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向32名为苏联卫国战争(1941-1945年)作出贡献的中国公民,颁发了"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蔡博是获奖章人之一。
毛炳文(1891-1970),湖南湘乡(今涟源市白马镇孙家桥)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参加过北伐战争。抗战期间先后参加淞沪会战、湘西会战。1949年赴台湾,1970年病逝。

谢冰莹(1906年9月5日-2000年1月5日),原名谢鸣岗,字凤宝,生于湖南省新化县铎山镇(今属冷水江市),1921年开始发表作品。在谢婉莹、苏雪林、冯沅君等"五四"时期崛起的女作家中,她是小妹妹。而在这些作家中,她的人生和创作道路是最壮美、最坎坷的一位,也是和中国的命运连得最紧密的一位。她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女兵,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兵作家。

曾昭燏(1909年1月27日--1964年12月),出生于荷叶万宜堂,是曾国藩的大弟曾国潢的长曾孙女。中国杰出的女博物馆家、考古学家,生前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为了祖国的考古、博物馆事业,终身未嫁,对中国文物的发掘和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

陈旭麓(1918年-1988年),初名修禄,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建校元勋之一。生前担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交流中心副主席、上海地方史志研究会副会长。

亭植(1906-1978),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医学教育家。1933年毕业于北平陆军军医学校。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延安中国医科大学教师。建国后,历任第三军医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湖南医学院院长,中国医科大学校长。长期从事医学教育工作,重视预防医学教育。建国初期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负责创办了公共卫生学系,为医学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合著有《高等医学教育》。

姜齐贤(1905年-1976年),字竹林,湖南省湘乡县神童镇(今娄底市)人。1925年夏投奔湘军,被分配在第三师十二团一营当军医,后毅然投奔国民革命军,被编入某军第一师二团任军医。后任第九师中校军医。1931年在江西被俘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红一军团卫生部、中央军委卫生部、八路军总卫生部部长,建国后任国家农垦部副部长等职。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卫生事业和兽医农牧区建设做出了贡献。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陈正湘(1911-1993),原名陈逸成,湖南新化人。1926年入唐生智部当兵。参加过北伐战争。1930年在新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9月24日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曾宪植(1910年1月23日-1989年10月11日),湖南省双峰县人,开国元帅叶剑英夫人,革命家。1926年,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即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毕业后参加北伐。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赴日本留学。1941年去延安。1946年在重庆、南京任中共代表团成员邓颖超秘书。建国后,任全国妇联副秘书长,妇联第三届书记处书记,第四届执委会副主席。还任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成仿吾(1897年8月24日-1984年5月17日),原名成灏,笔名石厚生、芳坞、澄实,出生在湖南省新化县知方团(今琅瑭乡)澧溪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文学家、翻译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jiaodian/374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