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东风风行星海V9越享系列以“20万内唯一中大型插混MPV”的定位高调入场,14.99万元起的补贴后售价直接击穿同级价格防线。这款承载着“重构市场格局”野心的产品,试图通过续航、空间等五大升舱体验实现“豪华平权”。不过,在这个被GL8、赛那等老将把持以及腾势D9、传祺E9等新秀虎视眈眈的战场,风行能否凭借星海V9改写市场格局?或许答案远比发布会聚光灯下的宣言更加复杂。】
撰文|赟 立、编辑|禾 子
近日,东风风行星海V9越享系列正式上市。“中大型唯一”、“豪华平权”、“价值重构”,这是东风风行给星海V9贴上的标签,厂方的高调宣言在这个“拼产品,更要比吆喝”的年代算不上稀奇,但号称“40万级体验”的表态反倒让人对新品甚至是品牌多了几分审视。
比起那些动辄“500万内最好”、“1000万内最佳”的“网红产品”,厂方口中的风行星海V9显得比较拘谨和内敛。从东风风行的销量窘境来看,“拘谨”和“内敛”的背后是宣言与现实割裂下的未知,总有人会好奇所谓的"重构格局"究竟是新车精准卡位的战略宣言,还是困局中的营销说辞?
星海V9越享系列如何进攻
客观来看,星海V9越享系列官方指导价17.99-19.99万元,补贴后终端裸车价格可下探至14.99万元,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同价位中大型插混MPV的市场空白。相较目前市场主流的MPV车型,要论同级别,星海V9性价比优势客观存在,而要论相近价格段,新车又无疑形成了降维打击。
新车的定价策略直指“家庭第二辆车”的增量市场,也恰好呼应了东风柳州汽车总经理林长波“让豪华触手可得”的宣言。
产品本身聚焦续航、空间、舒适、安全以及品质五个维度,立志从全方位、多维度塑造东风风行眼中的“豪华”。
在续航方面,星海V9越享系列能做到200km的纯电续航和5.27L/100km的馈电油耗,从纸面数据来看,新车作为MPV车型,能做到媲美中型甚至是紧凑型插混家轿的能耗水平,的确难能可贵。同时200km的纯电续航也赋予了其更广阔的纯电续航空间,在特定场景下星海V9可以毫无违和地扮演起“纯电MPV”的角色。
关于空间,星海V9越享系列的三排4/6下沉式设计基本看齐了业内盛誉的“魔术座椅”。此外,593L七座后备箱容积在同级别算得上中上水平,加上亲民的售价,使得“为家用服务”的定位明显更贴近家用场景和现实需求。
对于舒适性的塑造,东风风行方面认为支持200mm横向滑动的二排座椅是亮点之一,二排座椅按摩功能也进一步巩固了性价比的护城河;至于电滑门的6种操控方式,虽然多被外界评判为“冗余”,但也兼顾到了一些通勤场景的需求,更增添了通勤的仪式感。
回归安全和品质,在局外人看来,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成就。例如星海V9越享系列用“军工品质”打造了“铠甲电池3.0”,同样以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要求为新车的L2级辅助驾驶加码;换个角度看,星海V9越享系列通过稳定、成熟的L2级智能辅助驾驶表现以及可靠的电池安全也反向验证了东风风行的一贯品质和“10年无大修”的坊间口碑。
118万销量背后的长短板
从2001年菱智打破合资垄断,到2025年星海V9上市,东风风行确实拥有25年MPV制造经验,但是在厂方引以为豪的118万累计销量中,商用属性浓厚的菱智系列占比超70%,与家用高端市场存在认知断层。
在研发层面,马赫双擎混动系统虽获“中国芯”认证,但相比起比亚迪DM-i、吉利雷神等已迭代3代以上的系统,其可靠性尚未形成用户心智占位。而聚焦渠道,东风风行现有4S店中,具备高端新能源服务门店的覆盖率并不算高,这对如何为客户提供“豪华体验”而言有一定挑战。
在当天的发布现场,尽管明星、流量等环节悉数落地,但港星与风行星海V9的脉络是什么,两者到底存在怎样的共性和呼应,在产品叙事上也与小米、问界等头部厂商存在明显的异同。无论是产品还是营销,东风风行都亟需找到更清晰的定位。
此外,从风行2024年MPV仅2.4万台的终端上险量来看,交付规模同比下滑了12%。客观来看,这种疲软并非产品单一问题,而是品牌溢价能力与渠道效能双重不足的体现。当消费者愿意为腾势D9的“奔驰基因”支付溢价时,风行亟需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支点。
能跳出“同质化”构建“真豪华”吗?
细究星海V9越享系列来自“五大维度”的“豪华”,本质上未跳出“配置堆砌”的竞争范式。像续航数据比拼陷入简单增大电池容量的“伪军备竞赛”,但用户对插混产品的真实需求或是“够用就好”;座椅功能叠加未必转化为真实的体验升级,而那些被奉为经典的“极致空间效率”本身也不能构成护城河;智能配置严重趋同化,提倡“家用豪华”概念的星海V9缺乏颠覆式创新。
雷克萨斯用30年时间证明,豪华是“时间的玫瑰”。东风风行试图通过“故宫石阶前脸”、“山云涧内饰”等东方元素实现品牌跃升,但设计语言与品牌价值的割裂感依然存在。事实上,当用户花20万购买MPV时,“质价比”远不如“身份认同”具有决策权重。
从行业的视角来看,真正的“豪华”从来都不是靠配置的堆砌。星海V9亟需场景化的创新,哪怕是类似“露营模式”、“儿童关怀系统”等差异化功能的开发或许都会成为车辆的加分项;在生态构建上,能否构建起灵活的充电网络也至关重要,毕竟在补能体系上的投入也将决定用户体验的含金量;另外,在用户经营上,东风风行也亟需从“卖车”转向“经营用车生命周期”,当前阶段解决低复购率和开拓新市场同样重要。
点评
星海V9越享系列确实展现了令人心动的“瞬时闪光点”,也不乏击穿认知的价格锚点、务实的功能设计和兼具诚意的配置清单,但在重构市场格局的漫长征途上,东风风行需要跨越的不仅是产品力门槛,更是品牌认知的“隐形高墙”。此外,一味的“豪华平权”极易落入同质化陷阱,能否行之有效地实现品牌文化和产品实力的差异化对星海V9乃至东风风行都显得举足轻重。或许正如其“星海”命名所暗示的,探索未知固然勇敢,但首先要确保飞船具备持续航行的动力。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car/772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