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突破50%的关键节点,中国汽车市场正式迈入“半电时代”。舆论场中,“燃油车穷途末路”的论调不绝于耳,存量博弈成为燃油车市场的核心标签。
然而,在这场行业重构的浪潮中,一汽-大众却交出了一份逆势增长的答卷——累计下线突破 3000 万辆的里程碑,印证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深厚根基;即便在新能源冲击最猛烈的几年,其燃油车细分市场依旧保持着亮眼的市场份额和用户口碑。
这份韧性背后,绝非偶然。作为中国汽车市场的标杆企业,一汽-大众没有在新能源浪潮中盲目跟风,也没有在燃油车存量竞争中消极退守,而是走出了一条“油电混共进全智”的差异化路线。
2025广州车展亮相的全新揽巡,正是这一战略的具象化体现。
这款升级迭代的中大型5座燃油SUV,不仅延续了揽巡家族的核心优势,更在设计、动力、智能等维度实现全面进化,成为一汽-大众撬动燃油车高端细分市场的关键支点。

那么,在新能源大行其道的当下,一汽-大众为何能凭借燃油车持续领跑?全新揽巡的产品逻辑,又藏着怎样的市场破局密码?
产品力深耕:精准锚定燃油车核心需求
在新能源渗透率飙升的背后,一个被忽视的真相是:燃油车市场的 “存量” 并非“减量”,而是“提质”。
对于追求长途可靠性、动力响应直接性、无补能焦虑的用户而言,燃油车依然是不可替代的选择。
尤其是中大型SUV细分市场,用户群体更注重空间实用性、动力储备和驾驶质感,这恰恰是传统燃油车企的核心优势领域。而全新揽巡的产品升级,更是精准击中了燃油车用户的核心痛点。
首先,是外观设计上再“年轻化”。
全新揽巡在大众家族化设计语言和揽巡标志型造型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前脸的前引擎盖由一条完全环绕的光带支撑,纤薄的前大灯,配上精心设计的模块,使整体更具现代科技感和优雅感;R-Line的保险杠设计比以往更显运动感,精心设计的格栅表面有光泽和哑光两种材质,再加上银色的底盘保护,整体营造出高品质的印象。
车辆侧面采用了熟悉而有力的伸展式设计,车尾部略微上升的翼子板线与后部连接得更好,进一步拉伸了车辆,让整体外观硬核运动属性拉满。

车身尺寸的全面升级,为设计创新提供了充足基础。全新揽巡车身长度增加 69mm,达到 5007mm×2015mm×1778mm,轴距更是达到 2980mm,远超同级中大型5座SUV 的平均水平。
这样的尺寸不仅带来了越级的空间表现,更赋予了车辆舒展大气的视觉姿态。侧面采用伸展式设计,略微上升的翼子板线条与车尾自然衔接,勾勒出硬核运动的车身轮廓,彻底打破了中大型 SUV“臃肿笨重”的刻板印象。
其次,是动力上的再升级。
动力系统是燃油车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用户最看重的产品维度之一。全新揽巡换装大众最新第五代EA888发动机,配合 DQ501 变速箱与4Motion智能四驱系统,实现了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与可靠性的全面突破,彻底打消了用户对 “燃油车动力弱、油耗高” 的顾虑。
第五代 EA888 发动机的技术升级堪称跨越式。其核心亮点是引入了源自保时捷的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VTG),通过动态调节涡轮叶片角度,大幅改善了低转速工况下的动力响应,彻底解决了传统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迟滞”的痛点。
同时,该技术还拓宽了峰值扭矩的输出范围,让车辆在不同转速区间都能保持强劲的动力输出。数据显示,全新揽巡的最大输出功率达到 200kW,最大输出扭矩为 400N・m,0-100km/h 加速时间仅为7秒,这样的成绩不仅远超同级燃油 SUV,甚至可以媲美部分新能源车型。
在燃油经济性方面,第五代 EA888 发动机也实现了显著优化。500bar高压燃油喷射系统能形成更细密、更均匀的油雾,避免局部富油区域,让燃烧更加充分,有效防止早燃和爆震现象;集成式中冷器的创新设计提升了冷却效率,可变气门升程 AVS 机构和叶片式可调机油泵则进一步优化了动力性能与燃油经济性,让动力与节能实现完美平衡。

对于经常进行长途自驾、户外出行的目标用户而言,这样的动力表现既保证了驾驶乐趣,又降低了用车成本,彻底摆脱了 “大排量=高油耗” 的固有认知。
不仅如此,4Motion 智能四驱系统则为全新揽巡赋予了全场景适应能力。在快速过弯、湿滑路面、泥泞烂路、坑洼山路等复杂路况下,让车辆轻松应对各种复杂场景。对于热爱户外旅行、经常全家自驾的目标用户而言,这样的四驱系统不仅提升了驾驶安全性,更拓展了出行的边界。
总结来说,动力系统的全面升级,让全新揽巡在燃油车市场形成了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它既满足了用户对“澎湃动力”的追求,又通过先进技术解决了燃油车的能耗痛点,完美契合了品质中产“既要又要”的用车需求,也印证了一汽-大众在燃油动力技术领域的深厚积淀。
油电同智,打破燃油车“智能化洼地”偏见
在新能源车型的冲击下,“燃油车=智能化落后”成为很多用户的固有偏见。事实上,用户对智能化的需求并非新能源车型专属,燃油车用户同样渴望享受智能座舱、驾驶辅助带来的便捷体验。一汽-大众敏锐捕捉到这一需求变化,提出“油电混共进全智”的产品策略,即在布局新能源车型的同时,持续为燃油车赋能智能化技术,让油车用户也能享受同等水平的智能体验。这点在全新揽巡上同样得到具象化的体现。
首先,全新揽巡的内饰设计打破了传统燃油车的刻板印象,将数字化高科技与舒适豪华的材质完美融合,打造出兼具科技感与品质感的智能座舱。
15寸大型悬浮中控屏幕与 11.6 寸副驾液晶显示屏的组合,构成了车内的视觉核心,改变了传统燃油车“物理按键堆砌”的内饰布局。

在智能化功能层面,全新揽巡搭载了大众最新的车机系统,支持语音控制、手机互联、在线导航、娱乐影音等丰富功能。语音控制可精准识别自然语言指令,实现对空调温度、车窗升降、音乐切换、导航设置等功能的控制,无需手动操作,提升了驾驶安全性。手机互联功能支持CarPlay、CarLife,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
这些智能化功能的加入,让全新揽巡的座舱体验丝毫不逊色于主流新能源车型,彻底打破 “燃油车智能化不足”的偏见。
驾驶辅助技术的应用,则是全新揽巡智能化水平的另一大核心体现。一汽-大众以中国市场为出发,为中国消费者开发更适合燃油车的增强驾驶辅助方案——IQ. 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让全新揽巡具备高速NOA、变道辅助、避让辅助等能力。
这套系统支持自主上下匝道、应对大曲率弯道、通过无车道线路口,无论是长途高速的匝道衔接,还是山区路段的连续弯道,都能自主完成行驶动作,大幅降低驾驶员操作负担;而遇到慢车占道时,系统可主动根据导航规划和车流情况完成效率变道,无需驾驶员频繁手动干预,让高速行驶更顺畅。从长途自驾到日常通勤,全方位提升驾驶的便捷性与安全性。
IQ. 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的成功上车,让一汽-大众成为行业首个在燃油车上实现端到端及高速NOA的车企,迅速追平了主流电动车,真正实现了燃油车的智能平权。
德系基因:品质与安全的永恒坚守
在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产品力可以通过技术升级实现追赶,智能化可以通过系统迭代完成优化,但沉淀多年的品牌品质与安全基因,却是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一汽-大众之所以能在30多年的市场深耕中积累3000万用户的信任,关键在于其始终坚守的德系品质与安全标准。而全新揽巡作为品牌旗下的中大型SUV产品,更是将这一核心基因发挥到了极致。
在车身制造方面,全新揽巡采用了大量高强度钢材和热成型钢材,既保证了车身的刚性和安全性,又通过轻量化设计降低了整车重量,提升了燃油经济性。
车身焊接采用机器人自动化焊接工艺,焊接精度达到毫米级,确保了车身结构的稳定性和密封性;涂装工艺则采用多涂层防护体系,不仅让车身漆面更加亮丽持久,更具备出色的抗腐蚀能力,即便在复杂的户外环境中,也能保持车身外观的完好。

在整车质检方面,全新揽巡需经过多轮严苛的检测流程,包括动态性能测试、耐久性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等。
动态性能测试在专业测试场地进行,模拟各种复杂路况,对车辆的动力性能、操控性能、制动性能等进行全面检测;耐久性测试则通过长时间、高强度的行驶,检验车辆的零部件可靠性和车身结构稳定性;环境适应性测试则模拟高温、低温、高海拔、潮湿等不同环境条件,确保车辆在各种极端环境下都能正常运行。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让全新揽巡具备了超越同级的品质可靠性,也让用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更加省心、放心。
写在最后
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燃油车市场进入存量博弈的当下,一汽-大众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长期主义战略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能印证了燃油车市场依然存在巨大的需求空间,更揭示了一汽-大众“油电混共进全智”战略的核心逻辑 —— 不盲目跟风转型,不消极固守存量,而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通过产品力深耕、智能化升级、品质化坚守,持续为燃油车注入新的生命力,同时稳步推进新能源布局,实现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型的协同发展。
(本文由文武车道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武车道,本文作者:清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部分图文源自网络,如有错误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car/7910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