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副教授谈“网红低俗剧本炒作事件频发”:劣币驱逐良币,账号封杀治标不治本

近日,西安警方通报了一起网红为引流带货策划低俗“求婚”剧本事件,韩某1(网名“刘增怂”)、韩某2(网名“苏建武”)等五名涉事人员被分别处行政拘留,该事件中“刘增怂”作为男性向男扮女装的“苏建武”求婚,并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进行炒作,其哗众取宠的行为传播至多平台,影响恶劣。

低俗“求婚”剧本事件警情通报。图/西安市灞桥公安分局

9月11日,抖音网红“三水居士”在其助理账号上发布一条道歉视频,早前他曾请演员假扮摊主,在一早餐摊前拍摄虚假剧本,假摊主粗鄙无礼的行为致该摊位的真摊主遭遇网暴,“三水居士”账号因此被禁言30天。

实际上,此类恶性炒作事件并非近期产生,随着互联网发展,短视频平台崛起,网红策划剧本引流的行为就开始出现。早在2016年,网红“东北蛇哥”就曾策划假死戏码直播“葬礼”,后续又戏剧般地“复活”,从而吸引眼球涨粉五十余万。

网红策划虚假剧本的现象,是流量至上畸形观念下的一种极端表现,它虽然可能带来短期的关注,但注定难以持续,并且会付出沉重的法律代价和信誉代价。针对此类互联网乱象,为深入了解其成因及治理途径,九派新闻邀请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刘楠进行了一场访谈。

对话刘楠老师。

[1]劣币驱逐良币,低俗剧情可以获得高流量

九派新闻:网红利用低俗剧本炒作的现象愈发泛滥的原因是什么?

刘楠:以刘增怂为例,他不是第一次翻车,2022年他就因为炒作婚外情被通报过,包括今年出事被封号后,他又开了新号“刘增怂卷土重来”,依然能吸引流量。我觉得这是很有趣的现象,就是网红重新起号复出是很容易的,他策划低俗剧本付出的代价比较小,但逐利的内驱力又很强大,所以他们会去做。而且随着近几年微短剧爆火,大家发现夸张的剧情、激烈的冲突更容易带来流量,利益诱导之下,网红自然也会去创造戏剧化的东西来提高播放量。

九派新闻:这类现象的频繁发生可能导致哪些危害?

刘楠:在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当下,此类事件并不是孤立发生的,它其实已经成为一种流水线式的、网红工业化的互联网景观,危害是非常大的。网红、MCN公司以及商家等等,形成了一个经济共同体,在这种共同体下,网红的异化手段逐步升级,最早可能就是做夸张的表情,穿夸张的服饰,到后面设计一些有矛盾冲突的对话,再到现在虚构低俗剧本拍摄,而且不标注,出现严重越界。伦理道德的底线被突破,会对互联网环境造成很大的挑战。

九派新闻:大家为什么会爱看网红这种夸张低俗的剧情表演?

刘楠:因为这类内容的确很吸引人,像刘增怂找十几个人造气氛,现场被他营造成一个仿真的世界,同时他的内容又涉及爱情婚恋,这种大部分人都会关注的话题,是很能调动大家情绪的,而且即便真善美的东西会被遮盖住,但剧情展示出人性的劣根性也能切中受众的情绪痛点。久而久之,劣币驱逐良币,大家都觉得这种低俗剧情可以获得更多的流量,都去演,不断有人去模仿,网友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就把这种视频当娱乐消遣了。

九派新闻:从法律层面来讲,这类现象治理的困难体现在哪里?

刘楠:现在有网络安全法,还有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其实相关条文要求已经很细致了,关键在于这类情况有时没有被真正用法律来判罚处置,公众的相关法律认知不够。像刘增怂这种被新闻报道过,因为舆论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舆论会倒逼事情的解决,然而还有大量类似的事情,是没有成为热点的,那可能就被忽略。

[2]账号封杀治标不治本,算法机制完善应与公众认知改变并行

九派新闻:如你分析的那样,目前对于这种现象更多是采取抓典型的处理,你认为随着此类问题泛化,更多人需要被置于监督环境下,有什么更好的手段能帮助减少类似现象发生吗?

刘楠:网红的剧情化表演背后的核心原因还是算法囚徒问题,因为他的自我异化也好,还是被数字异化也好,其异化的动力还是平台经济、流量变现。所以我觉得要从源头上治理,从平台方面,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算法机制,低俗噱头能被识别,视频发布前的审查,发现问题后的应对,这些都是要考虑的。更为重要的还是投诉举报处理,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个更快速更透明的核验机制。

九派新闻:可以展开说一下你对投诉举报流程的看法吗?

刘楠:近两年深度剧情化的短视频都是在升级的,已经形成流水线造假工程,所以投诉管理肯定也要升级,比如说我投诉举报之后怎么办,平台有没有这种核验机制,这种核验机制靠算法有没有达到足够的处理能力。可能我们平时去投诉一个视频或帖子,那个反应速度也不是投诉人能掌控的,它其实是一个相对不透明的反应机制,我觉得借着当前乱象频发的契机,平台层面也可以做出改变,比如建立相关的行业公约,让规则更加透明。

九派新闻:怎么看待目前针对类似的低俗剧本事件做出的封号处罚?

刘楠:就目前对刘增怂的处罚来说,原来的号取消掉并没有真正阻止他的行为,甚至他还能卷土重来利用负面流量二次炒作,或者以道歉的名义再去给自己树人设。我觉得哪怕把他拘留再放出来,他可能还要再起号,就算建立黑名单制度,按实名网络封杀,他还可以换一个身份证号注册,总体来讲治标不治本。

九派新闻:你认为要怎样改善这种情况?

刘楠:互联网治理不断会出现很多新命题,新命题需要新的应对方法,想要改善当前的问题不能靠单点突破,而需要多方联动。我觉得除了平台管理,法律约束,很重要的是公众认知发生改变,增加媒介素养,这个转变不是靠个人,而是得形成一个集体意识,如果大家能不被流量驯化,了解网红低俗剧本造成的危害以及付出的代价,进而达到一种威慑效应,那么再做类似的事就很容易面临人人喊打的情况,强烈的道德谴责下,涉事者也很难翻身。

九派新闻实习记者秦欣然记者李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jiaodian/77709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