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美贸易代表:对中方反击感到意外,想打电话被拒了

[文/观察者网熊超然]中美经贸关系原本看似处于风平浪静的“休战期”,近期又因美方的一系列错误政策而再现波折。中方动用反制措施坚定捍卫国家利益后,美国总统特朗普竟故技重施,重启老一套的关税讹诈,但这却让美股再遇“黑色星期五”,三大股指狂泻,华尔街哀鸿遍野。恐慌之下,美国人又开始“装起了可怜”。

当地时间10月12日,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JamiesonGreer)在接受福克斯新闻台采访时对外宣称,中方近期出台稀土新规之前并未提前告知,这种所谓的“权力攫取”(powergrab,意为夺权)行为令美方感到意外,且中方拒绝了美方的沟通尝试。

“我可以告诉你,我们并没有收到通知,而且我们从公开渠道得知这一消息,就迅速联系了中方,希望进行电话沟通,”格里尔声称:“但他们(中方)拒绝了。”

据报道,同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副总统万斯也发表最新对华言论,多家美媒解读认为,特朗普的言论较之前出现转变,似乎暗示他可能不会兑现加征关税的威胁,释放出愿与中国达成协议、平息紧张局势的信号。

当地时间10月12日,香港《南华早报》援引的分析人士也认为,特朗普素有发出强硬言论后退缩的惯例,因而被贴上了“TACO”的标签。事实上,特朗普高估了他自己手中拥有的筹码,而中方则在这场博弈中变得愈发自信。

同日,英国《金融时报》则援引分析人士指出,此轮中美关系的剑拔弩张,完全是由美方今年9月发布多项错误对华政策所一手造成,这些对华打压行径不但升级了紧张局势,也再次印证了特朗普政府的“信誉低下”。

有中国学者指出,美方长期傲慢与自以为是,自认为可以“肆意加征关税而不受惩罚”,如今却被打得“措手不及”,而随着中方祭出稀土新规反制,美国人应当接收到这样的信号——回到稳定的贸易关系上来,“不要再耍花招了”。

资料图: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视觉中国

据报道,中方近期出台多项涉及稀土的新出口管制,引发了美国和欧洲政策圈的震动。稀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高科技产品,从消费电子到战斗机,均不可或缺。

此后,美国总统特朗普气急败坏地又对中国发出威胁,而在他这一通“发作”之后,换来的则是美股市场在当地时间10月10日出现2万亿美元抛售,以及数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南华早报》注意到,当地时间10月12日,在格里尔发表这番言论后不久,特朗普似乎试图缓解外界担忧,释放出愿与中国达成协议、平息紧张局势的信号。

特朗普当天称,美国想要帮助而非伤害中国,“不要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此后美国股指期货当晚出现上扬。同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福克斯新闻中称,希望中国“选择理性之路”。

彭博社报道形容,特朗普和万斯的言论表明,美国一方面想继续施压,迫使中国撤销最近的贸易反制举措,另一方面也试图安抚市场,表明中美针锋相对的升级并非不可避免。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则认为,特朗普的言论较之前出现转变,似乎暗示他可能不会兑现加征关税的威胁。

事实上,《南华早报》援引的分析人士也看透了特朗普的“色厉内荏”,认为他未必会真正执行所发出的威胁。由于特朗普素来有在发出强硬言论后退缩的惯例,华尔街对此现象称之为“TACO”,意为“特朗普总是退缩”(Trumpalwayschickensout)。

“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太可能(将威胁言论)贯彻到底,”金融咨询公司SignumGlobalAdvisors的高级合伙人安德鲁·毕晓普(AndrewBishop)表示:“最大的风险在于,特朗普可能高估了自己的筹码。”

“目前尚不清楚双方是否愿意在此阶段降温,以挽救双边接触,”美国智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PI)副所长、前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温迪·卡特勒(WendyCutler)表示:“中方变得愈发自信,认为自己在双边关系中占据上风。”

《金融时报》指出,自今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达成“贸易休战”以来,中美贸易关系大体上保持缓和态势。独立咨询机构胡同研究(HutongResearch)的创始合伙人冯楚成表示,而自前不久中美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经贸会谈后,双方似乎都希望避免局势升级。

然而,这一态势在美国今年9月决定收紧针对中国企业的出口管制后发生变化,这些新规意图进一步限制中方发展先进半导体能力。此外,中方也一再反对美方对中国制造的船只征收额外“港口费”。

冯楚成认为,从中方的角度来看,美方这些做法不仅是在实质性地升级紧张局势,也再次印证了特朗普政府的“信誉低下”。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表示,特朗普被中方稀土新规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这反映出美方长期以来认为可以对中国“肆意加征关税而不受惩罚”的心态。

“至少可以说,美方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傲慢与自以为是。”王栋认为,中方目前正在扭转局面,为“大国博弈”创造一个更加平衡的舞台。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指出,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正在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与全球南方国家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的往来。

他认为,中方祭出反制措施,旨在告诉美国——应该回到稳定的贸易关系上来,“不要再耍花招了”。

对于目前的僵局,金融咨询公司SignumGlobalAdvisors预测了三种情况。

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中国仍将坚持强硬立场,拒绝向特朗普妥协,并“乐于看到他在感恩节和圣诞节前以高额关税引爆美国经济”。该公司高级合伙人毕晓普说:“除非他(特朗普)自己退缩,否则难以避免关税,但这并不容易,除非他能找到一个体面的台阶下。”

10月12日,美国马里兰州安德鲁斯联合基地,特朗普登上“空军一号”前往中东前与记者交谈。视觉中国

一种相对乐观的情形是,中国同意购买波音飞机和大豆,以换取美方下调关税、放松技术出口管制,并承认中方在减少芬太尼前体出口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鉴于美国正进入中期选举年,特朗普迫切希望通过大豆采购为农民提供支持。”SignumGlobalAdvisors认为,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情况是,中美双方同意冷静下来,恢复到此前所达成的日内瓦-伦敦共识上来。

10月12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就近期中方相关经贸政策措施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10月9日,中方发布了关于稀土等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措施,这是中国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行为。

发言人说,长期以来,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滥用出口管制,对华采取歧视性做法,对半导体设备、芯片等众多产品实施单边长臂管辖措施。特别是9月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以来,短短20多天时间,美方持续新增出台一系列对华限制措施。美方的行为严重损害中方利益,严重破坏双方经贸会谈氛围,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发言人强调,动辄以高额关税进行威胁,不是与中方相处的正确之道。对于关税战,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不愿打,但也不怕打。中方敦促美方尽快纠正错误做法,以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为引领,维护好来之不易的磋商成果,继续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各自关切,妥善管控分歧,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也必将坚决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jiaodian/78239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