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这下知道疼了,欧洲急求和中国“沟通”

近期中方对稀土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并实施0.1%的“穿透规则”,受到国际舆论高度关注。美方借机拉拢传统盟友炒作“中国稀土威胁论”,荷兰政府也配合美方,对中资企业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进行限制。但很快,欧方和荷兰政府高层要求沟通,希望与中方建设性地解决问题。中方表达了对安世半导体的关切,阐释了对稀土出口管制的立场。

围绕安世半导体等问题

商务部部长与荷方通话

10月2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话。王文涛表示,中方高度重视中荷经贸合作。荷方针对安世半导体采取的有关措施,严重影响全球产供链稳定。中方敦促荷方尽快妥善解决问题,保护中国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卡雷曼斯表示,荷方高度重视荷中经贸关系,愿与中方密切沟通,为安世半导体问题寻找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同一天,王文涛也应约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也谈及安世半导体问题。中方强调,坚决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希欧方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敦促荷方坚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原则,尽快提出妥善解决办法。欧方回应称,愿在必要时积极协助荷中双方加强沟通,尽快找到解决办法,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

直新闻注意到,王文涛这两通电话都是“应约”,显示是欧方主动打来电话寻求沟通。

总部位于荷兰的安世半导体源自飞利普集团剥离出来的恩智浦,是全球最大的基础型芯片制造商之一,主要制造汽车和消费电子芯片。2016年因经营不善被剥离出售,几经易手,2019年被中资芯片企业闻泰科技全资收购。但10月13日,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接管了安世半导体,震惊国际舆论。由于此事发生在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穿透规则”实施之后仅仅两周,舆论高度怀疑美国政府施压荷兰。虽然荷方极力否认,但遭到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彭博社报道的“打脸”,一份法院公布的文件显示,今年6月,美国政府曾告知荷兰外交部当时尚未实施的“穿透规则”的一些细节。

法国24新闻台科技主编皮特·奥布莱恩表示,有消息称早在6月份美国政府就曾向荷兰施压,要求其罢免安世的中国CEO,以使该公司避免美国的出口管制。荷兰对阿斯麦的高端光刻机的出口限制也是迫于美国的压力。

中国商务部对荷兰无理措施进行反制,发布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半导体在中国境内的子公司及分包商出口特定成品元器件和组件。这一措施让安世半导体的欧洲客户备受打击,客户名单包括几乎所有欧洲的汽车制造商。实际上,安世半导体的主要制造基地在中国东莞,承担了70%的出货量。

压力很快反噬荷兰政府。在荷方措施公布之后仅仅三天,10月16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警告荷兰政府:“若安世继续缺货,欧洲整车线将在数周内停摆。”库存表上,用于电动车窗、雨刷、电源管理的成熟制程芯片只剩3周安全量,不止欧洲企业,福特和现代等美韩公司在欧洲的工厂也全部受到影响。压力之下,荷兰经济部长德克·贝利亚茨(DirkBeljaarts)在电视镜头前一改之前的强硬表态,从“欧洲技术必须留在欧洲”,变为“我们希望与中国朋友坐下来,共同找到出口管控的灵活方案。”

欧盟东盟中心主任马希尔·尼古拉斯·菲尔兹利表示,“荷兰政府的做法很蠢,而且会给他们带来反效果。为什么?因为你知道世界经济的支柱是外国直接投资,这是一条双行道,这意味着中国的私营企业可以投资荷兰的高科技公司,实现互惠互利,荷兰的大公司每年在北京和上海投资数十亿,荷兰政府此举打开了报复的大门,而美国不会为此承担后果。”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严骁骁在接受直新闻采访时表示,安世半导体事件反映出欧洲在美国实施对华全面竞争战略中的一种两难境地。荷兰迫于美国的长臂管辖的压力加强了监管措施,但这一举措同时也损害了自身的利益。荷兰迫切地需要向中国表明自身的立场,希望通过与中国的沟通最大化地减少这次事件给自己带来的危机。

观察指出,虽然事件的核心焦点是安世半导体,欧方表现出对6年前批准对华出售这家企业的后悔态度。但实际上,稀土才是欧委会以及荷兰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中方稀土出口“穿透规则”实施后,如何“穿透”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在这次的通话中,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也向欧方进行了说明。他表示,中方致力于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一直为欧盟企业提供审批便利。谢夫乔维奇则说,欧方愿同中方妥善处理经贸摩擦。欧方理解中方出于国家安全和国际共同安全考虑,出台稀土相关出口管制措施。措施实施过程中,希中方可加快审批欧企申请。

实际上,从中美贸易战以来的政策逻辑不难看出,中方稀土出口管制的主要目标并非欧洲,在几个月之前,中方就率先同意向欧洲企业开辟稀土出口审批的“绿色通道”,过去几个月,也没有欧洲企业因为缺少稀土而生产停滞的报道。不过分析也认为,如果欧方执意追随美方设定针对中国企业的“毒丸条款”,作出损害中国利益的事,中方也保留在稀土方面反制的权利。单就荷兰而言,阿斯麦等高科技企业都需要大量中国稀土。

中欧将举行紧急会谈讨论稀土问题?

外交部回应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2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重申,中欧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我们希望欧方恪守支持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承诺,为各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维护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贸易分歧。

值得警惕的是,欧盟国家将于22日举行峰会。消息人士透露,德国、法国和波兰支持在峰会上讨论中方对欧日益严格的贸易措施,法国和德国都宣称支持考虑所有对华贸易强硬措施,甚至还有强制中国企业向欧方转移技术的传闻。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进出口2.82万亿元,同比增长3.5%,平均每天进出口超过150亿元。分析认为,欧方希望赚更多中国的钱就应当想办法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妄想抢夺中国技术只会招致反制。

严骁骁表示,强制技术转让明显是违反欧盟一贯自诩所倡导的自由和开放原则,它体现了欧盟目前对华接触的一种用政治手段干预经济活动的情绪化表现,未来欧盟可能把它变成一种法律或者政策工具,来作为对华经贸或商业谈判中的筹码。

而欧洲也深受中美博弈影响,一方面要与美国进行博弈,要应对美国要求与它在对华上保持一致的压力,另一方面欧洲内部自己也在博弈,要决定在中美之间采取怎样一种立场。

作者丨俞哲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8458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