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坠机现场
2001年1月4日,印度空军功勋卓越的试飞院拉吉夫·科蒂亚尔中校成功驾驶技术验证机“TD-1”完成首次飞行——这是印度人最为自豪的一刻,从这一天起,他们成为全球少数可以“自研”现代化战斗机的国家。随后,时任印度总理的瓦杰帕伊正式将其命名为“轻型战斗机光辉(LCA Tejas)”,在印度古梵语中意为“光辉、光耀”。
但谁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印度的骄傲,已沦为全球的笑柄。
在几天前,参加迪拜航展因“漏油”问题而让外界对其产生质量怀疑的印度“光辉”战斗机,就在21日于航展中坠机了——此前印度官方坚称不存在“漏油”和质量问题,然而现在他们再多的解释也是苍白的。
在没有任何外力干扰的情况下,飞行高度并不高的“光辉”战机的确发出“辉煌的光亮”,只是“光辉”的那一刻停留在了阿联酋的土地上。
在事故发生至今的几个小时内,经常吹嘘印度武器性能的印度军事媒体“印度防务”等网站,还处于“安静状态”,似乎没想好找什么理由来解释这一切。
《欧亚时报》、“印度国防研究所”等媒体则重点强调自2001年首飞至今,“光辉”战斗机仅坠毁两架来掩盖其拙劣的质量和性能,甚至《欧亚时报》特意强调其动力系统来自美国通用的 F404-IN20发动机(印度专供版),意有所指地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印度防长辛格和光辉战机合影
但其实印度媒体这纯粹是混淆视听。确实,首飞至今已经24年,“光辉”才出现两次坠机,可实际上完全不是一回事。
截至2024年,印度总共才装备了35架左右的光辉战斗机——注意,这些都是光辉MK1型——由于飞机故障太多、安全性备受印度空军质疑,因此这些服役的光辉MK1型战斗机,出勤率低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印度空军进行重大军事行动中,我们很少见到光辉战斗机的身影,无论是2025年的“辛多尔行动”,还是2019年的印巴边境空战,甚至包括今年年初印度举行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TROPEX”联合军演。
所以,你连飞都很少飞,又怎么会出事故呢?最近两年,由于印度空军实在缺乏战斗机,因此“光辉”战斗机的出勤频次明显增多,按照印度媒体的估算,到2024年“光辉”的出动率可以达到3架次/天/架——当然,这是最理想状态,而非实际状态。
且随着出动架次增多,终于导致2024年“光辉”战斗机首次出现坠机事故——去年3月,一架“光辉”战机在参加完三军联合演习“Bharat Shakti”回程途中在印度拉贾斯坦邦坠毁。
因此,“光辉”战斗机在最近两年刚刚提升出勤、出动率的情况下,35架光辉MK1平均每年坠毁一架。
尚不清楚这次坠机的是否是“光辉”MK1,也有可能是最新型的“光辉”MK1A,但是由于“光辉”MK1A仅在近期交付了十架,其中仅有5架安装了发动机和所有套件(另一说法是2架),因此印度不大可能把尚未磨合完成的光辉MK1A拿到外国航展。
事故发生后,印度空军第一时间宣布对事件展开调查,并对飞行员的遇难深表遗憾。
至于为什么飞行员没有弹射,暂时还无法确定。印度媒体倾向于是飞行员似乎选择将飞机飞离人群密集区域,而没有跳伞自救,显然这是一个宣传“英雄”的好机会;但就多个视频展示的情况来看,飞行员更像是想“救下”飞机,但“抢救”失败,来不及弹射跳伞;偏向负面的说法则是飞机故障,飞行员无法弹射自救,最终导致机毁人亡。
印度空军对于“光辉”战机的计划是这样的,首批采购的40架“光辉”MK1已经交付完毕(实际交付和进入现役的是35架),2021年采购的83架“光辉”MK1A最近刚交付10架,并随后又签署采购“97架”的合同,此外还预计采购120架具备四代半水准的“光辉”MK2战斗机。
光辉MK2
也就是说,印度空军原本计划要合计采购多达330架“光辉”战斗机,作为和苏-30MKI进行“高低搭配/轻重搭配”的重要机型。
可两年内坠毁两架,发动机、雷达等关键零部件被美国、以色列卡脖子,其性能指标又平平无奇——加上“漏油”,你说这种飞机真值得印度空军以接近一亿美元一架的成本购买吗?
自2006年初步具备作战能力(IOC)以来,“光辉”战斗机就成了印度空军的梦魇,印度空军多次拒收和不愿采购“光辉”战斗机,但在印度政府和相关军工利益集团的压力下,真的是捏着鼻子被迫妥协。尤其第一批“光辉”MK1的头批20架,几乎常年在机库中闲置,直到第一批的后20架(其中两架双座教练型至今没交付)。
截至2025年8月,印度空军共部署两个“光辉”MK1战机中队,分别是第45“飞刀”中队和驻苏卢尔空军基地的第18“飞弹”中队。如前文所说,虽然直到去年才出现第一次坠机事故,但不代表“光辉”的问题少。多年前就有疑似“飞刀”中队的地勤人员匿名在印度网站发帖,吐槽“光辉”战机质量过于差劲,在维护方面比米格-21还要糟糕。
例如2021年,印度国家审计部门指责“光辉”战机出现多达53处缺陷(见下图),“光辉”战斗机常见的问题包括机身处经常存在“裂纹”,尤其底部护板、机翼或机体加强条区域常出现应力裂纹。
在这次报告发布之后,负责生产“光辉”战斗机的印度斯坦航空的确对战机进行了大范围的“质量强化”,事实上经过“质量强化”后的“光辉”,如同前文所说,出勤、出动率在最近两年的确提高了,但质量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比如今年2月份,印度“邦报”就分别援引印度国防部前官员的说法,“一位前军方官员告诉‘邦报’,印度斯坦航空应修复‘光辉’战机的技术缺陷,他强调,‘这更多是为了恢复印度斯坦航空的信誉’”, “邦报”还采访了一些前国防官员表示,“印度斯坦航空内部存在若干结构性和运营上的缺陷,导致‘光辉’项目延误和产出质量低下。”(见下图)
随着问题不断曝光,有一点印度人倒是心理清楚,如同《欧亚时报》在坠机事故的报道中的最后一句话:此次在迪拜航展上的坠机事故,势必将打击印度推动这款战机进入国际市场的努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jiaodian/79126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