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不听国家警告,非去日本旅游,2名台胞被5名日本男用铁棍打成重伤

一个挺突兀的场景:东京神田,一个平常不过的小街口,行人走着很普通,气氛一点波澜都没有。两位拖着行李箱的男子刚到这,什么都没想到。冷不丁,五个年轻人冲过来,手里拎着催泪喷雾和铁棒。他们动作很快,喷雾直接扑到脸上,铁棍跟着砸下,整个过程连一分钟都不到。落下的,是昏迷倒地的两个人,还有在边上冷冷路过的车流。这帮人连抢东西都没得手,看到动静不对,赶紧上车就走了,留下的就是两个受了伤的异乡人。

整个事情被附近的监控拍得清清楚楚,警方到场的时候,才发现事情根本不是普通的抢劫。作案人专门从大阪开车到东京,甚至提前用喷雾破坏了路边摄像头,对目标盯得很死,看起来是“钓”中国游客来的。整个流程配合得像练了很多次,完全不是即兴,明显早就踩好点。这种专挑外地游客,手段又狠又快,街上路人也没法干预。

对于中国游客来说,这已经不是个案了。最近一段时间,日本发生涉及华人的暴力攻击事件变得频繁。不只是抢劫,歧视、欺辱的事情也明显多了起来,受害者常常带着行李箱,在旅游区被“扎针”。国内相关部门从夏天就持续发布安全风险提醒,到11月,每个月的警告都很直接了,连日本媒体也在关注这个被华人“盯上”了的社会问题。其实日本安全环境变化来得有点快,许多人都还停留在“旅游天堂”的印象里。

警察初步调查后,才发现加害人不是普通路人。除了提前行踪侦查,还有明确的下手计划。这类针对性很强的案子,几乎把中国游客看成了“软柿子”。加上最近日本政治氛围有些微妙,官方的对中政策、政客几次公开刺激两岸关系,让社会局势变得复杂。有人甚至把这种针对外国游客的袭击,和国内气氛相关联,称是中日关系紧张压力转嫁到普通游客身上。这几年,日本国内经济压力大,社会矛盾明显,极端倾向更容易发酵。说白了,遇到事的中国游客,只是“撞枪口”上了。

随着这些袭击事件发酵,日本旅游业直接跟着遭殃。到了11月底,国际航班大面积取消,东京、关西等机场数据直线往下掉。很多本来满座的酒店,突然变得空荡。统计来看,中国游客原来每月在日本消费折合超10亿美元,这一下减少三成,影响非常直接。航班日取消率创新高,不只是人数少了,钱也少了。日本本土旅游、商业开始叫苦。研究机构估算,这一波损失算下来,GDP可能要被砍掉大几千亿人民币。对于本来就紧巴的经济来说,更是莫名其妙的雪上加霜。

冲击接连而来,最直接的就是许多打算出国的中国人反复考虑要不要照原计划去日本。有的人旅程直接停了,有的选择改签,甚至干脆换国家。路上的安全,靠个人谨慎已经架不住这些“专挑软柿子”的氛围,遇事能做的也只能是第一时间报警,或者联系领事馆。只是,人在异国,被盯上、受伤、孤身进医院,这种切身的安全感缺失,换谁都会觉得难受。更别提连机场警力都加强了,社会氛围变得紧绷。

说到背后的根源,日本社会治安最近几年其实早就不如以前,经济下滑让犯罪率一直走高。去年各类刑事案件翻了一倍,尤其是游客区的针对性案件。用日常大白话说,谁都得认清,这段时间的日本不靠“幸运心理”就能跑赢风险。官方提醒其实不少,很多人半信半疑。但新闻一件接一件出来,该警醒的时候也真该警醒,有时候真不是“只要自己小心点”那么简单。

两位受伤的旅客,还在医院里等待恢复。那种异国遇袭后的无助与压抑,恐怕很难一下子过去。大家看新闻的时候,也未必能真切体会到那种难熬。毕竟,原本只想着逛吃逛买,现在却只能躺在医院数伤。想去外面玩,安全问题还是得自己再三琢磨。春天看樱花,泡温泉再舒服,碰上这种事,估计谁也开心不起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9260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