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僧衣、戴佛珠
口念“阿弥陀佛”
随身携带开光辟邪平安符
像极了武侠小说中“高僧”“师太”
云游四海、普度众生的样子
没想到的是
僧衣是地摊买的
佛具是批发的
证件是假冒的
只有诈骗是真的!
近日,厦门翔安法院审结系列诈骗案,被告人何某等4名“假和尚”“假尼姑”靠着一身行头和满嘴“功德”,在多地骗钱,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牢房。
2023年间,被告人何某等4人为非法获利,以身着尼姑或和尚服饰、随身携带及出示伪造的皈依证等方式,假冒尼姑、和尚或皈依弟子,通过编造寺庙修缮需要募捐、寺庙举办放生法会需要募捐、捐款可参加法会或至寺庙吃斋饭等理由,分头作案,分别骗得钱款五千余元。
2023年12月,被告人何某等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并被当场缴获用于实施诈骗行为的皈依证、佛教服饰、佛教材料、照片、护身符、开光卡、手链、贴纸、手绳等物。到案后,被告人何某等人如实供述罪行、积极退赔并自愿认罪认罚。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何某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分别骗得钱款五千余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鉴于被告人何某等人具有坦白情节且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以从轻处罚;同时,被告人何某等人多次实施诈骗,且诈骗老年人的钱款,可酌情从重处罚。
最终根据被告人何某等人的犯罪情节危害后果、退赔情况及悔罪表现翔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何某等人拘役五个月,缓刑八个月至有期徒刑六个月不等刑罚并处罚金
法官提醒:
看穿身份伪装与作案特点
假和尚、尼姑常以正规僧服为幌子,携带“开光卡”“佛珠”及伪造皈依证等道具,利用身份迷惑性降低群众戒心。此类诈骗多针对农村老人,单次金额虽小(几十到几百元),但通过流窜重复作案获利,老人因信息闭塞、防范薄弱及受“消灾保平安”等观念影响,更易受骗。
警惕典型套路,拒绝盲目轻信
骗子常用说辞包括寺庙修缮募捐、放生法会筹款、兜售“开光”物品、捐款可上功德本或参加法会等。若遇主动上门化缘或街头兜售的“僧尼”,切勿因宗教信仰或迷信心理轻易掏钱,需保持理性判断。
及时报警留证,筑牢防护防线
发现疑似假僧尼行骗时,要保持冷静,不透露信息、不轻易付款,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同时留存对方外貌、道具、说辞等证据,协助警方打击犯罪,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768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