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生活经验

微信支持潮汕话语音转文字了

经济观察报记者陈月芹

11月中旬,微信的语音转文字功能悄然启动了对潮汕话的支持,这是继粤语之后开放的第二种汉语方言。

经济观察报记者实测发现,用户将微信版本更新至最新版本后,在聊天窗口中,可以选择“按住说话”并上滑直接转成文字发送,或长按语音消息“转文字”,即可实现潮汕话和普通话双向互译。

不少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发送“你吃饭了没”“你在干什么”等简短潮汕话的实测效果,并为微信点赞;也有用户称小众方言的加密通话已被破解。不过,目前微信对部分长难句、俚语、带口音的潮汕话的识别仍不够精准。

自动语音识别(ASR),是一种通过特征提取、模式匹配和模型训练等技术将人类语音转换为文本或命令的系统。原生支持潮汕话ASR,则被视为用户增长进入成熟期后,微信提升特定、高需求用户群体粘性的策略。

诞生于2011年1月的微信在14年间突飞猛进,早已成为国民级超级应用。根据腾讯Q3财报,微信及Weixin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MAU)已达到14.14亿。

腾讯于2013年首次在财报中披露微信月活具体数据,2013年Q3月活为2.72亿,同比高位增长了124%。2018年,微信首次突破10亿月活,此后涨幅逐年收缩。

到了2025年,微信月活的同比涨幅降至2%左右,而季度环比则低至0.2%。可供比较的是,去年同期的季度环比涨幅约0.8%。

潮汕话是一个使用群体超千万且具有全球联系的方言。根据统计公报数据,2024年,“潮汕三市”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的常住人口总和已达到1383.5万人,这是居住在潮汕地区、日常生活中高度依赖方言进行交流的用户。此外,还有一批分布在全国范围内的潮汕人以及海外侨胞等。

从普通话到潮汕话,微信的自动语音识别开发走过了6年时间。这一功能从2019年6月上线,最初仅支持普通话,次年9月即上线粤语语音转文字功能,直到2025年11月才将方言识别范围拓展到潮汕话。

潮汕话属于闽南语方言的一支,虽然使用人口超千万,但由于数据稀缺、声调复杂(8个声调)和口音差异等,在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领域被归类为“低资源语言”,在ASR开发上技术难度较大。

不过,从使用人口数量上,潮汕话并非除粤语以外的第二大汉语方言。根据国际语言数据库Ethnologue数据,从汉语分支来看,2024年把普通话当作母语的人数达到9.41亿,粤语和吴语的使用者都超过了8000万人,其次才是闽南语(7402万人)。客家话、晋语、湘语、赣语的使用者分别有4820万人、4700万人、3730万人、2210万人。

(作者陈月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jingyan/78985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