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阅读答案)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出生于西域碎叶城,四岁随父迁居建南路绵州。李白有一千多首诗,包括《李太白集》。他的作品情感饱满,纵情奔放,想象力丰富,意境美妙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出生于西域碎叶城,四岁随父迁居建南路绵州。李白有一千多首诗,包括《李太白集》。他的作品情感饱满,纵情奔放,想象力丰富,意境美妙,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高峰。

[创作背景]

这是李白在甘源元年(758)流放夜郎到武昌黄鹤楼时所做的。这首诗是关于游览黄鹤楼听笛声的,表达了诗人移民出国的心情。

[单词解释]

阆中:官名,朝廷高级官员。

客人:被贬的人。

去长沙:和汉朝贾谊一起做事。贾谊因为被权臣败坏,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他曾写《吊屈傅园》自残。

江城:指江夏(今湖北省武昌),因地处长江、汉水两岸,故称江城。

梅花落:梅花落,古笛之名。

[原文翻译]

一旦成了贬官,就像贾谊去了长沙,

日复一日,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家。

梅花落萧瑟笛自黄鹤楼来,

似乎五月的河面上开满了梅花。

【实战演练】

1.这首诗第二句“望西长安不见家”中的“王”字包含了什么情绪?

答:表达了诗人被流放后的怨(mèn)痛,对家人的思念,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对往事的回忆,对朝廷的眷恋。

2.这首诗的三句或四句使用了哪种表达手法?有什么效果?

答:运用想象,通过想象中的梅花纷纷落下的情景,来表达还乡的伤感和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晚年写的。这首诗的作者在参观黄鹤楼时听笛声的经历表达了诗人移民和出国的充分感受。作家前两句的生活经历和心境,抓住了“望西”这一典型动作,描写得惟妙惟肖,表达了对帝都的思念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悲哀;后两期,写黄鹤楼上听笛声,由笛声转作“江城五月梅花落”的凄凉景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n/12530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