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朱媛媛老师的消息,心里着实咯噔了一下。演艺圈里好些熟悉的名字接连发声,字里行间都是藏不住的惋惜。说实话,一开始有点纳闷——这位总是在荧幕上演着烟火气角色的演员,究竟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能让同行们如此真情流露?
刷到那位作家的文章时,倒是忽然理解了这种集体悼念的微妙。他说大家争着写小作文,未必全是出于私交,更多是因为朱老师这辈子没什么负面新闻,悼念她不会有风险,反而能在公众面前刷一波「重情义」的好感。这话听着有点扎心,却像戳破了娱乐圈的一层窗户纸——原来有些公开的缅怀,早已成了一种安全的社交货币。
想起大S走的时候,网上的动静其实更大。论国民度,她当年火遍大街小巷的偶像剧,影响力确实超过很多实力派演员。可翻遍明星们的社交平台,几乎看不到几句真切的悼念。后来仔细想想,大概是她离婚后的那些争议,加上张兰在直播间的「热闹」,让很多人怕沾上是非。毕竟在娱乐圈,说错一句话可能就被放大成一场风波,谁愿意在这种时候冒险呢?
但反过来想,作为观众,我们真的能看透明星私下的为人吗?那些镜头前的笑脸和采访里的金句,有多少是真实性格的折射?所以啊,有人愿意为逝者发声,固然值得点赞;选择沉默的人,也未必就冷血。这世道本就现实,锦上添花的永远比雪中送炭的多,尤其在利益交织的娱乐圈,愿意在争议中站出来的人,确实需要勇气。
不过话又说回来,咱们普通人看个热闹就好,犯不着用道德标准去绑架别人。就像身边的朋友,平时一起吃饭喝酒的不少,可真到遇事时,能伸手拉一把的才是真朋友。演艺圈也好,生活中也罢,能做到遵从本心、问心无愧,就已经很难得了。至于别人怎么选择,那是人家的自由,咱们就别瞎操心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yule/750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