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娱乐资讯

后背发凉,要不是“温峥嵘”们被央视点名,还有多少人被蒙在鼓里

不少网友说天塌了,原来自己半夜刷到的明星直播带货竟是AI合成的!

说的,若不是央视报道温峥嵘此次的打假,估计还有不少人蒙在鼓里,直播间里那些直播带货的“温峥嵘”竟都是假的,关键那些假直播都还真有人下单。

看到网上报道温峥嵘亲自打假AI换脸带货的视频,我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后背发凉。

为什么小作坊会选择温峥嵘,而不是更当红的明星。

首先是因为她这个年纪状态还这么好,而且骗子卖的都是护肤品。她就是最好的"冻龄"代言人啊!

其次可能她刚演两个爆剧有热度,同时又不属于当红艺人觉得她团队人少不会注意到吧,如果冒充当红演员会秒被举报。

我感觉流量明星她们不敢下手,正好温峥嵘有知名度而且还带货还不是5G冲浪的年轻人,各方面都挺适合那些小作坊下手的。

这根本不是简单的侵权,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数字绑架”啊。

你可能觉得我在危言耸听。但仔细想想,当你的脸、你的声音、你的一举一动都能被完美复制,在直播间里说着你从未说过的话,卖着你从未见过的货——这和被人套着你的皮囊在街上招摇撞骗有什么区别?

更可怕的是,这种“数字绑架”正在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蔓延。

看来《新闻女王2》里的AI剧情真不是空穴来风,里面有个细思极恐的情节:梁景仁和文慧心的形象被AI合成,制作了一段完全虚构的新闻报道。当时只觉得是编剧的脑洞,现在回头看,这分明就是预言。

为什么大家会对AI如此恐慌?

说到底,是因为我们突然发现,连“眼见为实”这个最基本的认知准则都在崩塌。以前我们担心被骗钱、被骗感情,现在倒好,连“我是谁”都可能被篡改。当你的数字分身可以在平行世界里为所欲为,真实的你又要如何自证清白?

这种恐慌不是空穴来风。记得去年某网红被AI换脸制作不雅视频的事件吗?当事人花了整整三个月才勉强澄清,但搜索引擎里永远留下了痕迹。现在轮到明星,下次会不会就是你和我?

AI换脸带货暴露的本质问题,是数字时代所有权的模糊。你的脸还是你的脸吗?在算法眼里,可能只是一串可以随意组合的代码。

直播平台、技术公司、甚至不法分子,都在以各种名义“借用”你的形象。温峥嵘能站出来打假,是因为她是明星有话语权。普通人呢?恐怕连维权的门都找不到吧。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案例。某小商家发现自己“被直播”卖假货,实际上是竞争对手用AI换脸技术搞的鬼。等平台处理完,店铺早就被差评淹没,直接关门大吉。

技术本身没有善恶,但用在什么地方,由谁来用,这才是关键。

为此,AI滥用不仅要严惩,更要严管!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技术正在让信任变得廉价。当观众发现自己看的直播可能是“假人”,他们对整个电商生态的信任都会打折扣。

今天你可以不相信主播,明天你是不是连产品也不信了?信任链条一旦断裂,修复起来比建的时候难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恐慌解决不了问题。技术发展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AI换脸能用来自我保护吗?

当然可以。比如可以用它来保护隐私,让不想露脸的人也能正常直播;可以用来做虚拟教师,让偏远地区的孩子听到名师讲课。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驾驭这匹脱缰的野马,而不是被它甩下马背。

那么问题来了:当你的数字分身开始“独立行走”,你是选择把它关进笼子,还是学会与它共舞?

或许,在AI能够完美复制我们的外表之前,我们最该思考的是:还有什么东西是算法永远无法替代的?

【注: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yule/78792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