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的春招季,
微信发布了“附近的工作”小程序,
为用户匹配距离最近的工作机会。
在两万多个岗位中,
涌现了一些新奇的日结工作,
譬如去拍卖会上充当老板进行拍卖、短剧群演、
一日店长、剧本杀DM、奶茶店群演……
日薪在100-300元不等。
曾经的“日结工”,
以中老年劳动者为主,
聚集于北京马驹桥、杭州下沙等劳工市场;
或是和传说中的“三和大神”强关联,
被认为是懒惰的、可耻的。
然而在目前的工作环境下,
越来越多高学历的年轻人
也在进入做日结、打零工的工作节奏。
一条对话了两名做日结的年轻女性,
聊了聊她们对于日结工作的看法。
同时我们也想问,
从三和大神,到大厂996,
再到数字游民等灵活就业方式,
我们等待的理想工作还在多远的未来?
01 关于工作的想象从大厂离职后,亚理尝试过的部分日结工作
91年出生的亚理,去年年底从大厂裸辞。当时她的卡里有两百万存款,加上没有任何贷款,她盘算着这笔钱“足够买断自己一段时间的自由。”
辞职之后,她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尝试日结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尝试了十几种:招聘会协助、展会布展、社区活动摆摊、书店店长、策划团建方案、调酒、英语翻译、遛狗喂猫……
在大厂工作的时候,她的工资是月薪五万,而日结工资在一百到三四百块之间浮动。“这个钱对我来说也没有多少,我的所有的目的和初衷,都是因为有趣,我想多一些体验。”
岳灵山的日结工经历 左:当小学生春游的导游
右: 在一台晚会的后场负责控场工作
96年出生的岳灵山,则是因为毕业后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又考编失败,才开始做日结工。
土木工程硕士毕业的她,当过小学生春游的导游、化妆品柜姐、群演、家教……尝试了二三十份日结工作之后,如今她是一名自媒体博主和“才艺女主播”。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突破2亿人,约占劳动人口的三分之一。《2022中国零工经济行业研究报告》也预测,到2036年,中国灵活就业人员数量可能达到4亿。
北京马驹桥是北方最大的日结工劳务市场
曾经的“日结工”和传说中的“三和大神”是强关联的,他们被形容成“睡网吧、混日结”,被认为是懒惰的、可耻的。然而,随着显然的就业压力逐渐迫近更多的人,大众对于“三和大神”和日结工作的评价也有所松动,不少人称赞他们“活得通透”。
在目前的工作残酷物语下,做日结、打零工也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积极尝试。
亚理回忆她在大厂的工作,“天天在这开那些屁会,讲那些屁话,搞这些屁东西没有意义的东西”,就能拿到五万的月薪,“我何德何能?”
而做日结工之后,她的这种“不配得感”消失了。在帮人翻译、遛狗、喂猫这些实打实的劳动中,她得以发挥自己真正擅长的事情,开始肯定自我存在的价值。
岳灵山则把自己“毕业即待业”和日结工的经历拍成视频,自嘲“继承了三和大神的遗志”。
一开始她也因为找不到工作而焦虑,如今“秉持着有钱赚没钱拉倒的精神,反而大多数时间活得比较快活。”
一条曾报道过一位26岁的程序员转行卖早点
一条曾报道过一位25岁的IT工作者转行当保洁
大卫·格雷伯在著作《毫无意义的工作》里,把现代工作分为“狗屎工作”和“狗屁工作”,前者往往是蓝领工作,按小时拿钱;而后者往往是白领工作,从事者拿的是月薪。
格雷伯犀利地总结,从事“狗屎工作”的人不仅工作辛苦,而且正因为工作辛苦而被人瞧不起,但是起码他们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有用的。而从事“狗屁工作”的人却拿着高薪,做着对社会发展“毫无意义的工作”。
这些主动从“狗屁工作”投向“狗屎工作”的人,正在试着粘合工作和自己心底真正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或是从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价值生活在别处。
以下是两位日结工体验者的讲述。
02 离开大厂做日结:从月薪五万到日薪200今年春天,亚理去了景德镇旅居,经常去周边爬山
亚理,91年,前大厂员工
我曾经工作的那家大厂,平均工龄是七个月。最后,在坚持了将近一年以后,我选择在去年11月裸辞离开。
我当时的薪水其实很可观,月薪差不多五万块。网上有种说法是,当你的薪水超过一定数字之后,就基本上失去了工作以外的个人生活了。
我后来去讲脱口秀,有一个段子就是在说当时上班天天连麦开会,和同事连麦的时间比和网恋对象的都长了。
我裸辞的时候,卡里有两百万存款,我盘算着这笔钱够买断我自己一段时间的自由了。同时,因为我的消费观就是绝不提前消费,所以我也没有车贷和房贷。
我做日结工的初衷,就是因为有趣,我想有更多的体验,而不想说离职了之后就躺在家里不干事。
亚理的日结工经历:帮人遛狗和调酒
去年,我去了几次展会类型的日结工作。一次是游戏展会,我的工作是打一天的《黑神话·悟空》。
那次工作,我认识了两个比我小七岁的年轻人,一位是和我一起兼职的小W。2021年,他从建筑本科毕业,去了设计院工作。但是,彼时彼刻,行业已经变得高压且低回报。后来,他就辞职开始“全国巡摆”,靠做兼职和义工来支持旅行,“躺平”的日子已经比上班还长了。
另一位是策展公司的正式员工小D,在英国读完硕士回国工作。很难说她的岗位具体是什么,因为她什么都要做,包括但不限于准备物料、和参展商沟通、做地推发传单、做海报剪视频、做销售。但是她的工资折算成日薪,还没有我这个日结工高。
我在香港读过一年社会学的硕士,放到现在的互联网上也会被称为“水硕留子”。但是,十年前,我刚进入就业市场,工资水平已经超过现在的小D。这让我有点感慨,幸好自己生得早,吃到了一些时代的红利。
深夜的写字楼,满是加班的人(图片与文中人物无关)
但是说实话,以前在大厂里面,你左右不了什么东西,很多时候拿着那个工资其实是有很强烈的不配德感的。你会产生自我怀疑,好像没有大厂这个光环,我就什么都不是。很多人不愿意离开大厂,也是因为这个光环太耀眼了。
以前的我也是很慌的,但是离开了之后,我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恐怖。我反而开始肯定自己——我不是撞上了风口的猪。没有了大厂的平台和资源,我也能为自己找到机会。
比如一次外贸展会上,我的工作是英语翻译,日薪是三四百块。其实我当时被当成销售员用了,拉着路过的老外推销产品。那家公司的老板对我很满意,给我多续了两天的工作。
在展会结束以后,她邀请我一起去山东、河北出差,给我开五六百块一天的工资,还承诺了销售额的提点。但是我不想把日结的工作变成一件辛苦的事情,也不想被这件事框住,所以就拒绝了。
亚理尝试的部分日结工作:社区集市摆摊、布展、招聘会协助、试妆模特
当日结工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压力,因为大不了这单不接了,损失也不会很大。只要你抱着这种心态去工作,基本上不会出什么太大的问题,客户也对我挺满意的。
在以前,我的日常工作内容会显得冰冷很多,主要跟数据打交道,总是在拆解和分析,要么就是在跟同事为了工作battle。但是,在尝试了一些日结工以后,我发现自己可能更擅长跟人连接、给人提供情绪价值。
一月底的过年期间,好多人离开上海回老家,我就做上门喂猫喂狗的服务。不到两周的时间里,我赚了将近一万块钱。这个业务做得好了,就很容易有回头客认准你的服务。在我离开上海以后,老客户还会问我“你啥时候回上海”、“怎么还没回来”。
亚理在景德镇跟着陶艺老师体验坑烧
三月,我不想在上海待下去了,就决定去景德镇学捏泥巴。我在一家陶艺工作室待了二十几天的时候,把学陶艺的视频发在小红书上。有一天,和工作室老板讨论起这个视频,我说了一些自己的运营思路,他就问我愿不愿意给工作室当运营。
本来我都已经打算去下一个目的地,却神奇地丝滑入职了。我以前也给大公司做过运营,但是只是一个零部件的功能。这次我想看看,在这个小工作室里,我可以实际决定和调动很多东西了,那我能做得怎么样。
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当生活节奏慢下来,我才真正开始喝咖啡。以前咖啡只是为了提神的“牛马饮料”。到了景德镇,我开始跟着工作室的小伙伴学做手冲咖啡,学着品鉴不同豆子的前中后调。
图片与文中人物无关
除了日结工,我还去道观做了几次义工,包中饭,主要负责擦擦桌子和神像。我一般一两个小时就能把一天的工作做完了,道观的道长还说,“慢慢来,别累着呀,快去休息。”
在道观,我发觉90后和00后快成了烧香拜佛的主力军,工作日都有不少人来求签问卜,大概是困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在这段日结工作经历中,我发现脱离大厂的光环,脱离家庭、教育各方面条件的托举,作为一个赤条条的人去活着,就靠自身的劳动也是饿不死的。哪怕身在下水道,哪怕脱下长衫。哪怕一些曾经有的附加值都被抹去,也可以坦然地活下去。
有的时候,我觉得在大厂工作才是逃避自己的生活,但是我并不劝任何人效仿我的选择,因为当下并不是一个可以任性的时代。我也不敢说自己裸辞是为了什么明确的梦想,不过这一次,我想尽情折腾、尽情体验,把它找出来。
03 土木硕士毕业后,我去当才艺女主播岳灵山在直播,讲述读土木工程硕士的经历
岳灵山,96年,土木工程硕士
我是2022年从土木专业硕士毕业,没有去上班。到目前为止,我干过的日结工作起码有二三十种,当过小学生春游的导游、化妆品柜姐、群演、家教等等。
其实我找到了对口工作,但是我并不想去,这和整个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有关。毕业前一个月,我有一个同学被融创放了鸽子,因为融创债务爆雷了,最后他只收到5000块赔偿。处在行业里的人能感觉到,房地产最后的辉煌过去了。
拒绝地产行业的工作以后,我也想找其他工作,但都没什么收获。对我很热情的工作要么就是钱少事贼多,要么就是卖保险的。保险公司会觉得你是天降英才,恨不得能扣下你的身份证把你留住。
我也想过考编,从读研的最后一年开始,能报的考试我都去了,也进过几次面试,但最终都无果。到了2023年4月的时候,我实在考不下去了,光想到做题就恶心。我就开始做日结工。
当化妆品柜姐,负责给顾客发香卡
我住在南京,普通日结工的均价大概是120块,比如说刷锅洗碗的、超市牛奶区发试喝的。如果日薪想要达到200块,身体上就会比较累,像是618、双11电商大促的时候熬夜分拣快递。
再往上就是一些“技术活”,比如会唱歌跳舞的,一场200、250是比较常见的,好一点的就是300。我还知道主持人和摄影师的工资会高很多,起码能有五六百,科班出身的甚至能收一千块。
因为我本身就喜欢唱歌跳舞,所以经常会接一些演出。演出前扒一下舞、再跳一两个小时,300块钱到手,对我来说还是蛮轻松的。
在景区表演唱歌跳舞
刚开始的时候,多少觉得有些拉不下脸。我之前去过一个镇上的华为手机门店开业仪式。店门口充了一个大的红色环形气球,两边摆了两篮开业花束,中间铺着红色的地毯,我和另外一个小姑娘穿得土土的在上面跳舞。跳了一分钟的时候,我就想逃了,心里想着“赶紧让我下去”。活动结束以后,我收到了200块。
还有一次,是一个酒水品牌的宣传活动,那个负责的领队话里话外都是不尊重人的意思。我当时心里有些不舒服,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最后被一个素质比自己低很多的人呼来喝去,心情很低落地离开了活动现场。
做日结的心情其实是有起有落的。有的时候,白天去干个充场的活,结束以后把赚了多少钱记在小本本上,我就觉得还挺充实的。
但也有一次做日结的时候,我想着自己前途渺茫,转行很困难,考编好像也没天分,之前笔试进面过一次,被刷掉了,那一次我真的蛮想哭的。
岳灵山分享自己做群演的经历
等到夜里两点,结了100多块钱和一碗泡面
再后来,我开始把做日结的经历发到网上。也许是命比较好,在试着发了几条视频以后,数据都不错,很多观众也会觉得我说话有意思。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喜欢做视频、喜欢干自媒体这份工作。
我也会直播,起初开直播是为了能跟人说说话,害怕自己独居待抑郁了。跟网友聊了两轮自己的经历以后,觉得好像没什么可说的了,我就开始在直播里跳跳舞、唱唱歌,成了传说中的“才艺女主播”。
我明白,以前自己怎么上下打量才艺女主播的,现在别人就是用这种眼神看我的。但是相比之前在地产行业的工作,我对于现在的生活的满意度还是很高的。
2020年夏天,岳灵山在房地产公司实习
2020年夏天,我在一家业内Top3的房地产公司实习。当时的地产市场已经不再疯狂,但还是比大家想象得要狂热很多。同期在深圳的一个楼盘,刚开盘一天就卖完了。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甚至有人线上卖房,不少客户没有实地看房就买了。
我实习做的是营销岗,简单来说就是卖房子。那是一个位于广东中山的新楼盘,我上岗的时候刚刚开盘。周围所有人的眼里都是兴奋,就像是磨了很久刀的屠夫,终于等来了机会。背了两天销售话术以后,领导就敢让我这个新兵蛋子去卖房。
公司为了拓展客源,把我们送去深圳做宣传。因为深圳的房价太高,负担不起的打工人就会考虑在周边城市买房。
我们去大大小小的公司里面做宣传,美其名曰精准触达潜在的客户人群,但是干的活并不高端。比如说,夏天天热,就买奶茶送到人家公司里,然后顺势找一个空会议室,给员工介绍我们的楼盘。
当时,我每天都要从早上八点连轴转到晚上十二点,两个月休息了不到一个礼拜。我经常感觉大脑累得自动关闭了一部分功能,身体也出现了胸闷的症状。我发现自己身体不是特别强健,做不了吃体力的工作。
家中的一角,贴着岳灵山自己写的毛笔字
我也不是毕业之后才开始当日结工,本科的时候就会去食堂帮忙打饭,做了好几个月,也发过传单。读研的时候也会去兼职,比如一些护肤品牌会发礼品给客户,我就负责在包装上画出顾客的名字。
原本毕业后做日结工,对我来说是一种过渡。但是现在没有公司和领导管着我,每天能睡到自然醒,白天能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再学学习。
目前的收入也够我吃喝,要是缺钱了,就再去做日结的工作赚点钱,可能这就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jingyan/749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