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江门分行工作人员指引客户办理业务。
一面是熙攘网点中争分夺秒的紧急救护,一面是乡间小道上风雨无阻的上门服务;一面是金融讲堂中细致入微的知识讲解,一面是特殊客群身边不离不弃的暖心陪伴。中国农业银行江门分行的服务日常中,这样的动人画面每天都在真实上演。
从网点柜台到田间院落,从城市社区到远乡僻壤,农行江门分行的工作人员以脚步丈量服务半径,以真情传递金融温度。一次次危急时刻的果断出手,一场场特殊群体的上门服务,一回回深入乡村的金融宣讲,汇聚成该行“金融为民”的生动实践,在五邑大地上绘就一幅有温度、有担当的金融服务画卷。
暖心守护,危急时刻彰显责任担当
“眼前一黑,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回忆起在农行台山支行网点突发低血糖晕厥的那一幕,客户李先生仍心有余悸,“醒来时,我看到好几双关切的眼睛,有人递来温水,有人送来糖果,那一刻,我真的觉得特别安心、特别暖。”
那天,李先生正在网点办理业务,却因突发低血糖晕倒在地。危急时刻,网点员工迅速反应、默契配合:有人立即冲上前扶起客户,有人飞奔取来应急物资,有人轻声安抚陪同家属,网点负责人一边拨打120,一边组织人员维护现场秩序、全程守护。从突发到救护车抵达,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却展现出农行员工训练有素的应急能力和真挚温暖的服务情怀。
“他们不只是给我提供了帮助,更给予了我亲人般的关怀”李先生说。这“黄金四分钟”的背后,是农行江门分行持续推进“农情服务”升温工程的扎实成果。通过常态化应急演练、情景模拟培训和服务技能提升,该行不断强化员工在关键时刻“能应急、会救助、懂关怀”的综合能力,让金融服务在专业之外,更添一份守护生命的温度。
服务上门,特殊客群感受金融温度
“这么热的天,你们还专门上门,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一位瘫痪在床的老人家属紧握着该行上门服务人员的手,连声道谢。
此前,农行江门分行接到一位阿姨的求助——她的老伴因长期卧床,无法亲自到网点补办社保卡。了解情况后,分行立即启动“特殊客户服务绿色通道”,派出两名员工携带移动设备上门办理。在老人家中,工作人员耐心讲解流程、细致办理手续,短短半小时内便完成了所有业务。
这样的“上门服务”在农行江门分行已不是个案。该行始终将“客户为中心”落到实处,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人士等特殊群体,建立起“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服务机制,真正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情服务”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可感可知的温暖行动。
金融普惠,知识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金融服务不仅要“送上门”,更要“沉下去”。农行江门分行积极履行金融普及社会责任,近期联合多地政府开展“金融知识下乡”系列活动,将实用的金融知识送到村民身边。
在村委会的讲堂里,工作人员用当地方言讲解存款保险、防范诈骗、信贷政策等知识;在村头广场的展台前,员工们耐心解答村民关于理财、征信、反假币的疑问。一场场讲座、一本本手册、一次次答疑,不仅提升了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更筑牢了乡村振兴的“金融防线”。
农行江门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金融服务下沉,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乡村金融服务网络,让金融活水精准灌溉乡村沃土,为侨乡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农行动能。
一次次伸出援手,一场场暖心服务,一个个真诚谢意,汇聚成农行江门分行“农情服务”的动人篇章。从网点服务的优化升级,到服务半径的不断延伸;从应急机制的持续完善,到便民举措的推陈出新,该行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品质。
未来,农行江门分行将继续深化“农情服务”品牌建设,以更专业的素养、更温暖的态度、更高效的服务,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金融期待,在服务侨乡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持续书写“金融为民”的崭新篇章。推广
文:严亮杜臻懿
制版:黄亚岚邓诗君刘蔡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jingyan/783260.html